你打开的是胡小溪运营说第3篇内容
很多人说: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重点不在于我们懂了很多道理,而在于过不好这一生!
运营也是一样,懂得的虽多,却不一定能做好运营。重点也在于做不好运营!
就像这几天我在黄有璨的《运营之光》所读到的两段文字,是关于运营最基础的跟用户聊天工作讲解,如果咱只读了,却不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实战,最终真的会做不好运营。
全文如下
做客服,跟用户互动,陪用户聊天这么个事儿,我相信这是绝大部分运营都做过的事情了,也基本是初级运营常见的工作之一。
但,同样是做客服跟用户聊天,你会发现,可能也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把客服入口放到产品或网站上,然后,有人来找就应一下按部就班解答一下问题,没人来找就等着耗着,偶尔可能搞个抽奖交个差,嗯,完事了。
把“客服”看做是整个用户体验链条上的一部分,甚至是整个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逻辑下,你的任务可能是借助客服这里所得到的用户反馈去反推你们产品、服务上的一些潜在问题,又或者是要挖空心思要给用户制造出来一些“超出他们预期的体验”,并想尽办法促使他们愿意帮助你去把更多跟你产品有关的信息分享传播出去。
通常来说,如果你处于第一种状态下,可能很容易变成一个打酱油的,也容易茫然——反正干好干坏一天就那样,无非接接电话,回答回答问题,别让用户到处去投诉就好。但最终你会发现,身处第一种状态下,很可能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种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达成的工作,价值感极低,非常容易被替代。且,无论你干半年还是三年,你可能都没什么成长。
那么,成长应该从哪里来?你可能需要尽一切努力向第二种状态看齐,哪怕你所在的公司和环境极度看不起你正在做的工作。因为,第二种做法会有更强的目标性。
比如说:
假如是在第二种做法的逻辑下,你可能会去关注你一周内接收到的所有客服信息,会去把这些信息做一个分类,然后你可能借由归纳分析发现,上来就问你“你们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玩”的人特别多,于是你反推出来,我们的产品设计和表达可能有问题,又或者是产品的新用户引导有缺失,需要补上,并迅速把结论反馈给了产品,借此推动了产品的改进完善。
再比如:
为了回答好用户们的问题,你可能会倾尽所能想出一条绝妙且逗比的回复,让问这个问题的用户们哈哈大笑,甚至愿意把你的回复转发出去,形成传播。甚至,你还会不断去查看,你服务过的用户里,有多少人真的转发了朋友圈,据此再去不断改进你的用户互动方式、文案、甚至是表情等。
不要以为这个是个不可能做到的事,你还记得大概4-5年前,京东商城上面引发了无数人疯狂围绕的那个神一样的客服MM吗?而我自己,也曾经亲身经历过那种因为客服工作做到让用户足够惊喜,从而转头跑过微博上就给我们安利了几十个新用户过来的真实案例。
一个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的人,可能随时都可以被一个不到2000块工资的实习生所替代,但如果你能进入到第二种状态中,你会发现你的工作产出和价值感会与之前有着本质的差异。
而一旦在第二种状态下工作能够稍稍有些产出,对你的个人履历也是极大的加分项,好比,真的在客服这个环节通过自己设计一套逗比表情、做了一堆搞笑图之类的冷不丁在网上形成了小几万的传播,对新人而言,单这么一个小事就可以让你的身价往上涨个百分之二三十了。
目前我在公司担任的便是社群运营一角,更多的是在跟用户打交道,经历着黄老师分析的状况。
自己刚入职的前两个礼拜对一切都感到新奇,还在尝试各种东西在群里做活动,几场小活动下来,都是失败告终,自己的兴趣也被抹没了,便进入到了黄老师分析的第一种状态:有人来找就应一下按部就班解答一下问题,没人来找就等着耗着。
这个状态持续了近3周,直到有天突然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状态,又恰好读到黄老师书中的这段分析,于是开始改变自己对社群用户的运营心态:
当客户有问题时我会变着法想着应对和回答策略,让他们觉得有趣,产品的bug也会开玩笑式的惊呼一下,调节调节群内气氛,一个礼拜过去了,虽然没有很大的改变或者成效,但是自己的心境变了,对这份工作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开始在心底里努力的做好这份工作,而不是瞎耗时间的成为第一种人。
你呢?运营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过懂得很多,却仍做不到自己想要的运营结果的经历呢?后台留言,我与你一起探讨。
作者简介
胡小溪,90后,
一个没有故事也不喝酒的北方菇凉
喜欢聊聊生活,偶尔讲讲运营
没事再整点帝都的游玩攻略
立志要做一个合格的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