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知识变现的时代,变现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但是变现的场合大都相同,就是微信群。于是建群,在群中宣传课程进行变现就成为很多人将知识变现的模式。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渐渐的,我们发现,建了群,分享了知识,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变现。这中间还缺少什么?是什么呢。田莉芳老师的课程为你解密。
【一、课程内容】
社群有五要素:同好、结构、运营、输出和复制。同好是社群内成员的需求相同。结构是有清晰明确的社群规则;运营需要有规律生动的运营节奏,输出是有持续优质的社群活动,复制是可以复制的社群规划。
社群内成员特点是爱学习、超敏感、伸手党、强粘度、高转化。伸手党是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不喜欢爬楼找某个关键信息,希望在群内直接求助得到。
社群的价值体系在三方面:转化力、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社群中有成员需要的东西,跟你有足够的链接和信任,你的推广才会成功。
【二、实践打卡】
<1、实践打卡要求>
学完这一课,对照课程内容检视一下自己的社群,思考如下问题:①如果有群,你的群是「金矿」还是「黑洞」?踩过哪些坑?②如果有群,观察你的社群「五要素」全吗?如果有缺失,少了哪一项/几项呢?如果没有群,尝试写一下你「未来」社群的「五要素」。③学完这一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呢?
<2>作业
我的群是黑洞,群内一片死寂。除了刚开始建群,群内有少量的人参与互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互动越来越少,到最后没有互动。甚至现在在群内发个红包,也只有三五个人领取。我也很是灰心,现在是连分享也不再分享了。
检查我的社群,我发现我的社群缺少的运营和输出。并且我发现社群结构也有调整的必要。要想社群成为金矿,最关键的运营和输出要做好,而我恰好这两个方面做的不好,所以第五个要素:复制也就无从谈起。
我的社群是分享亲子交流课程的,当时建群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课程。进入群内的成员也都是对亲子沟通感兴趣的、爱学习的家长。群内也有明确的规则。现在感觉规则有点太僵硬。既然我建群的目的是宣传亲子沟通,为了助力家长协助孩子成长优秀的领袖。那么所以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课程或者是活动,只要有人愿意提供,我都是应该欢迎的。这样可以吸引到一些教育机构的人,可以让她们在我的群中看到推广的机会-她们会很愿意为群内成员提供一些帮助。而她们也会成为我的潜在客户。
最重要的就是规律生动的运营和输出。输出的过程是宣传产品的过程,好的输出才让群成员对产品产生信任感,有助于后期的变现。现在疑惑的有一点是规律生动的运营、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操作。这是我后期努力学习进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