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听了喜马拉雅音频《教育之道》,其中好妈妈必听:你跟孩子说话的方式是错的,这个题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最近我发现自己和孩子的说话方式的确出了些问题,原因是孩子面临幼升小,老师会留很多的作业,然后还需要晚上练琴,玩等等事情,我每天都要监督,并且陪伴学习,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这上面,导致我也不耐烦和焦虑,我经常宽慰自己,孩子的路还长,不要这么纠结和焦虑,但是另一个声音说,打基础的时候,一定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放松。
OH MY GOD!
家长的三种情况会导致亲子沟通产生障碍
指责抱怨、唠叨、讽刺和否定
唠叨,我有,在陪着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会说抓紧时间,别磨蹭,弹琴的时候我唠叨她要认真,看好谱子,注意手型等等,导致孩子说你别说话了,其实我在当下也不想说那么多,也不想唠叨,但是我就想如果我不说孩子更拖拉,不认真,于是便忍不住,有时候我想我真是被这种妈看管着长大的,我当妈了不要这样,但是其实还是在重复老路, 育儿知识学了一堆,最后败给自己的原生家庭模式,痛下决心,不做唠叨妈妈,给孩子灌输时间观念,让她对时间有感知能力,这样从根本解决问题。
指责抱怨,这事我也干过,当个妈妈不容易,没了个人时间,没了假期,没了娱乐,一年365天,除了上班就是带孩子,说实话真是一肚子委屈,而自己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妈妈,恨不得自己是个超人,不用睡觉,不用吃饭,充点电就能量满满,但事实上我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时常焦虑,完了完了写着写着又抱怨了,stop!我想我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是我把我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个家庭之中,自己像个陀螺一样的转,时间久了厌烦、劳累夹杂在一起,就这样恶化了。所以接下来多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让自己的头脑不能老围着孩子这点事去转,放下其实是最难得事情,但这是对家庭最好的方式。
讽刺和否定,不存在我的身上,我有时候喜欢用以防万一的方式去说,比如光脚丫在地上走,我就赶紧说穿鞋,别着凉了等等,但是无数次的喊叫发现解决不了问题。
那家长为什么会有以上的情况发生,课堂上老师也给出了答案,就是:
期望过高、将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自己对自己不自信。
这种心理确实存在,我老是觉得孩子都是好孩子,聪明孩子,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就会耽误了孩子的成长,越是这种心理,对自己就开始怀疑,不自信,闷闷不乐的。老师说,其实家长应该和孩子平静沟通,并且自己相信用自己的方法一定会教育好孩子的。老师给出了五步法:
当孩子遇到困惑或者取得好成绩的时候:
1、客观的描述事实,以第三人的身份去讲述,并且不带任何情绪;
2、说出自己的感受,难过的、高兴的、伤心的、困惑的。。。。。。
3、探索孩子的需求,找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4、找到新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给予建议,让孩子总结,分析;
5、提出未来的希望,给孩子指明方向。
老师说这五个步骤,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孩子的需求,知道了需求,我们寻找正确的方式交流、沟通,使得亲子关系良性发展。而且举了一些例子,真的是需要心平气和的语态,这需要做家长的练好自己的情商,把控自己的情绪。
今天的音频的内容对我的收获非常大,句句点醒我,并且老师打个比喻,我认为非常的恰当,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全家自驾游,中间有惊喜、有波折、有突发状况,有欢乐,其实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作为父母就要保持住这份自信,自信自己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