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判词与曲子是写秦可卿的。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贾珍的儿媳。红学家们多认为,秦可卿是与公公贾珍乱伦,上吊而死的。但曹雪芹最后把这一情节删掉了。但却在这首判词中留下了痕迹。
秦可卿在书中的第十三回就死了,她生前和王熙凤一样,是管家的,管理宁国府。她出生较为贫寒,嫁入贾家,算是入了豪门。所以她行事总是小心谨慎,万事周全,生怕出什么差错。
很多人觉得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这完全没错,但更要考虑各自的出生。环境虽不能决定一个人,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个人的见识,志趣。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阶层不同,要去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人会很累,还会失去自我。
秦可卿的死大概与这有很大的关系,在这样的豪门中,太累了,是心累。差别太大,人也很难找到自信。别人无心的话,可能都会挫伤自己的自尊心。长期的压抑,终日谨小慎微,又何谈幸福和快乐呢?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首曲子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命运的概括,是书中个人命运的总结。
以上的词曲都是警幻仙姑带领着宝玉看的,是为了警醒宝玉尽早觉悟。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历的孩子来讲,是读不懂的,就算懂了,没有真正的经历过,仍不会彻底觉悟。所以有人说:“我懂得所有的道理,仍过不好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弯路,我们都想去避免,但有些总是避免不了。直到撞了南墙,才会回头,幡然醒悟。
其实,所有经历过的,过后看来可能都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我总觉得只要不是过于离谱的弯路,走一走也是好的。说不定在所谓的弯路上还开辟了独属于自己的道路呢?鲁迅先生不是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拿到的下一颗是什么。”是甜?是苦?是意外的惊喜?还是突如其来的苦难?既然不能准确的预测,不如勇敢的去走,去闯。
不完全被经验束缚,永保一颗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去探索未知。这样的生活或许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