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自由职业
三大好处分别是:时间自由、地点自由、不用看老板脸色 ;
三大缺点是:收入不稳、社交范围窄和心理负担大。
自由职业的本质其实不是自由,而是职业能力。人与职业有三个阶段的关系:雇佣 - 自由交易 - 共创 。雇佣 - 不得不为你干;交易 - 选择为你干;共创 - 我们一起干。
自由背后的,是一种“ 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 ”的能力。能力包括三个部分:
1. 把能力封装成产品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产品能力)
2. 把能力卖出去的能力(营销能力,也包括很多人熟悉的“个人品牌”)
3. 自我管理、以及基本的财务、法务能力 (运营能力)
如果你能自己一个人拥有这些能力,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你完全拥有了随时自由交易的能力。这就是自由职业态。
自由职业态的自由,是指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能与企业自由交易的程度的状态。
一个有自由职业态的人,他可以选择待在公司,也可以选择自由出去。相比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劳累奔波的自由职业者。他们才是终极自由的。
思考
1. 你羡慕自由职业者吗?最羡慕他们的哪些特质?
羡慕,最羡慕他们拥有自由的时间,随意安排时间和工作地点,似乎不用工作也可以满足生活。
2. 你距离自由职业态的能力要求,还差多远?
很远,本质工作完全不可能自由,除非自己做咨询;副业有这个可能,但缺乏合作者。
3. 如果有一天你达到了自由职业态,你会考虑自由职业,还是进一步与企业更深程度合作?
自由职业。
2-2 组合式工作
把自己的工作分为: 有薪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和义务工作4个部分。每年用6个月时间上班,3个月时间学习,2个月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还有1个月的时间从事义务工作 。
连续的全职的学习、工作和陪家人,效率会非常高,往往比零零碎碎学习的人快很多。家庭工作和义务工作给人提供了归属感和意义感,学习工作让自己持续升级。哪怕只有一半的时间用来工作,收入和产出会高很多倍。
如果做不到以一年为单位,一周也是有可能的。一位老师就这样安排自己的工作——每周六日铁定在家陪孩子,平时晚上从下班以后到九点半之间,她找了阿姨来带孩子,安排自己的学习,白天的时候一半时间用来工作,一半时间用来学习。这也是一个小的组合工作。
组合式工作很好地避免了一般的自由职业者最大的几个问题——缺乏归宿感、与社会不接触、工作缺乏意义感、以及没有办法持续地学习。
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然后第一笔画出你工作的比例,然后在剩下的部分划成三块,分别给学习、家庭、义务工作,并且在定下来之后,坚持一直做下去。
思考
1. 不管你是不是自由职业者,都可以尝试一下这个练习——画一个正方形,现在的你,在这4个部分的真实投入大概是多少?
一天中:有薪工作8h、学习工作2h、家庭工作1h、义务工作0h
2. 然后画第二个正方形——你期待自己的组合式工作的4个部分的比例是多少?现实和期待之间,你需要做哪些转变?
有薪工作7h、学习工作2h、家庭工作2h、义务工作1h
2-3 职业的可能性
第一种:在地青年:
在所有人都涌向大城市的同时,有一股新的力量,年轻人开始思考在都市以外拥有自己的生活舞台,回到当地发展,以“在地生产,全网销售”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
1. 互联网和物流的发达给了所有二三线城市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当地特色和互联网+有很多可能性;
2. 随着消费升级,真正特色的、自然的当地优质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
3. 当地的用人成本很低,生活压力小,独特的生活环境,更加符合人的生活本性。
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机会,也是一种把工作和生活融合的可能。
你的家乡或者喜欢的地方有没有独特的地理、人文和文化优势?如果有的话,也许在地青年会是一个你转身逆袭的好方式。
第二种:新工匠:
找到一门你独特的手艺,成为一个手艺人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的选择。
今天随着消费升级和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中国的匠人正在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服务业不像传统的工业农业需要大面积协作,基本上一个人就搞得过来,同时产量有限。
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功能、手艺或者停不下来能做到极致的爱好?这也会成为一种职业的可能性。
第三种:社会企业与公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事公益。年轻人暂时经济压力小,追寻社会意义感,往往会加入公益机构。国内的很多公益机构往往收入不高,管理不够规范,也许对于你的职业能力提升不大。你可以考虑加入现在比较流行的社会企业(以商业的组织的方式完成社会问题的组织),或者在你的企业做有社会效益的事。
你身边有哪些社会问题?有什么是你可以通过公益、社会企业或企业的公益活动解决的呢?这背后也有新的职业机会。
三种现代工作者内驱的动力:自主、精专以及意义感。和这三种工作形态有所对应—— 追求自主的在地青年、追求精专的手艺人,以及追求意义感的社会企业。这三种不同的职业方式,也是超级个体有可能工作的方式。
在地青年通过地理资源定位,手艺人通过自己痴迷的一门领域定位,而公益和社会企业通过身边你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定位。
思考:
1. 这三种职业形态,有没有哪一个是让你有所感悟和启发的?
在地青年,既可以照顾家人,又可以满足生活,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
手艺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需要我们加强的工匠精神;
社会企业与公益,大爱人间,为自己赋予意义感;
2. 除了这三种,你有没有看到其他的职业可能性?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