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应该在昨天,也就是周一,来总结上一周的观影情况,但是近些天繁冗杂事居多,影响了正常的日程安排,所以趁今天空闲之际补上。
以下是2018年1月8日至14日的观影报告:
(按观影时间顺序排列)
1、《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美国密苏里州一个叫Ebbing的小镇上,因女儿被强奸焚烧后致死但仍未寻得真凶,受害者的母亲在其遇害的偏僻路段,买下了为期一年的三块破旧广告牌,隔空喊话当地警局局长。但是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两个水火不容的人,成为了一条绳上的蚂蚱,进而走向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整个观影过程充满了笑点、泪点,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震惊。强烈的戏剧张力和层层递进的冲突,鲜明立体的人物特性和严丝合缝的剧情逻辑,将故事一步步滚雪球般推向了高潮,虽然称不上神作,但绝对是过去两周看过最好的电影,横扫第75届金球奖各大奖项也非毫无缘由。
这部让人血脉喷张的的电影,除了让人全程毫无尿点的情节之外,也揭示了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都被包裹进这个以小见大的虚构的小镇。首先是对暴力的刻画和渲染,为女儿伸冤的母亲虐待牙医、纵火烧掉警局等,她本是受害者,却因怒火中烧而失去理智,变成施暴者。其次,对教会的批判,在教父上门劝诫Mildred Hayes撤掉广告牌时,Mildred口无遮拦对其进行了对骂,台词十分精彩:你们教会其实就是一个帮派,如果你在楼上抽着烟读着圣经的时候,你帮派里一个教父却在楼下操着祭坛旁的男孩,你们都是有罪的,因为你加入了这个帮派。诸如此类的辱骂贯穿全片,将那些政治、种族、法理之外的阴暗遮羞布一一撕扯下来。
从人物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带有悲剧色彩的环环相扣的复杂暴力事件,是非对错模糊的判断等特点来看,《三块广告牌》无疑已经锁定了奥斯卡的角逐。加之几位主演影帝影后般的演技、裹挟着复杂社会、政治和体制问题的高能情绪,最大限度调集了观众的思路和感官体验。
2、《白夜追凶》(2017)
因为追这部剧,导致我上周只看了两部电影,但是32集刨去广告和片尾每集按40分钟来算,也有20多个小时合计十几部电影了,足足花了三个通宵。虽然很少看网剧,这无疑是看过最好的网剧了。之前央视播过一部纪录片《法医密档》(2016),如何通过血迹的方向还原案发现场,即便是尸体已经腐化成一堆白骨,也推算出了死亡时间,全程高能。在这部剧中,沉寂数年的潘粤明用精湛的演技生动诠释了一白一夜两个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每一个案件的水落石出都让人悬在半空的心刚一落地就又进入到新的推理之中。最大的看点当属剧中信手拈来的各种专业冷知识,比如犯罪心理学、还有谋杀与谋杀之间的冷却期、情景还原式倒置体验、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等专业术语,当然,还有个跟在患有感光性癫痫症的神探关队长身边的萌妹纸周舒桐。
3、《前任3:再见前任》(2017)
作为2018年看的第一部院线电影,显然是值不回票价的,但是如此高的票房也印证了一个事实,在这个热钱滚滚的时代,觊觎影视圈趁机捞一把的资本大佬,有时候那些数据会打脸,结合之前的《战狼2》,小镇青年显然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结语:以上便是过去一周观影的简短报告,2部电影和一部剧集。希望像《人民的名义》、《白夜追凶》这样的国产神剧以后能多多出现,也希望国产电影的市场回到理性的轨道,不被资本所捆绑,也有最大限度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