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问候一句:"吃了吗?"大概是从物资匮乏的年代流传下来的习惯。在山里,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多少都经历过饥饿,所以"吃饭没有?"成了随时随地遇到都可以听到的问候。早上八点,可以问你"吃饭没有?"上午十点遇到还是可以问你"吃饭没有?"甚至于下午三四点遇到,还是可以问你:“吃饭没有?"甚至有一次,晚上十点半,我正在刷牙,隔壁大哥看到我,问我一句:“吃晚饭没有?”让我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得不说,到村上一年多以来,很多时候吃饭确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一来,驻地虽然紧邻g350线,离达维镇也不过4公里,但是由于公共交通落后,坐车是个大问题,买菜极为不便。(关于交通,我将另文阐述,说多了都是泪!)二来,一旦下村,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没有一副铁打的肠胃,大概是很难坚持的。
青菜一碟足矣
作为一个资深的肉食爱好者,让我一顿不吃肉可以,两顿不吃肉可能会有点毛躁,但是如果几天吃不上肉的话,我可能会疯。然而在村上,吃不上肉就像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刚刚到村上那会儿,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应该连续吃了一个多星期的蔬菜清汤面。
刚到村上的第二周,其中一个同伴去马尔康参加培训,另一个同伴在达维镇有其他的工作安排,我一个人在村上坚守。当时村上虽然把锅碗瓢盆都给我们置办齐整了,但是油盐酱醋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菜除了书记和村长从自己家地里摘的几个南瓜和小白菜之外,也别无他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买了一把干面,几乎每顿就是用南瓜和小白菜煮点苗条,放点生抽和盐巴就凑合了。有时候实在是无法下咽了,就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两袋方便面,加根火腿肠,就当是改善伙食了。
这中间有一天,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第一次同村长去下村那回。我们上午十点左右从驻地出发,先上山然后又进沟,回到驻地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接近四点了,这中间连水都没有喝一口。我当时又累又饿,但是除了南瓜和面条,其他什么都没有。我机械地烧水洗菜煮面装碗,在扒拉面条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涩。那两周过完之后,我回了一趟家,妻子问我想吃什么,我也想没想:"吃肉!"
虽然随着对村上的生活越来越适应,自己对于后勤的保障也越来越充分,我们三个人也凑钱买了一个冰箱,趁着有时候到镇上县上开会或者办事的机会买点菜,但是总还是有接不上气的时候。所以,青菜米饭,青菜面条,甚至酱油拌面这样的常规食谱还是时不时的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读书的时候,讲到句读,老师总是说一个教书先生和抠门员外斗智斗勇的那个故事。"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如今想想,村上的日子很多时候就在践行那位抠门员外的句读方式,没有鸡鸭,没有鱼肉,青菜一碟足矣!
救命啊,我的肚子好饿啊
在成都上班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在一日三餐上也形成了必然的生物钟。到村里之后,村民不饿不吃、一天两顿的习惯让我颇为尴尬。一般来说,它们的早餐九点多才吃,中午饭往往要2点以后,而晚饭至少都要7点以后了。虽然说我们是自己煮饭,他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不到我们,但是一方面我到点吃饭的习惯在他们看来有些奇怪,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一旦下村,一切就都不受控制了。
我们安排下村入户的话,一般上午十点左右出发,不管是上山还是进沟,把贫困户全部走完,回到驻地无论如何都是在2点以后了。有的时候如果工作稍微多一点,四五点钟才能回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中午这一顿,对于下村时候的我们来说,往往意味着延迟甚至取消。即便是能够在两点多吃上午饭,很多时候我已经是饿过头了,吃不进去什么东西不说,胃总是不那么舒服。更有甚者,大概是不饿不食的习惯,好多时候这边开展工作从来不看时间,有时候中午十一点多十二点的样子刚把米下锅,人到了,说要马上下村去处理一些事情,让我们一起参加!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特想给他们一个眼神让他们自己体会,内心特别无奈的喊上一句:"大哥,你们不饿,我饿!"
我的两个同伴都是小金当地的,对于这样的情况不能说习惯了,但至少不会觉得突兀。而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种煎熬,一方面我肠胃本来就不是很好,经常饿到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饿着肚子去开展工作,总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我也尝试着带点干粮在身上,不过总感觉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且对于不喜甜食的我来说,蛋糕面包吃了之后带来的不适感,在摇晃的厉害的车厢内,我还是害怕真出现点不该出现的"现场直播"的。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19年6月底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胃非常不舒服,稍微吃一点就很胀,胃口也突然降低了很多。肠胃一直一来都不太好的我意识到,通过前几年慢慢养好的胃,又出现问题了。我请假回成都做了检查,慢性胃炎伴胃窦糜烂,虽然不是严重,但也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自那以后,我便非常注意,药物治疗的同时自己在饮食等方面格外小心,同时也尽量不让自己饿着。只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一旦下了村,很多想好的东西都会被打破。忍饿,还是如同吃家常便饭一样,三天两头就要承受一回。
下馆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吃这个方面,也不全然都是困苦。有的时候入户回来,利用正好有车的机会,便跑到达维镇上去下个馆子改善一下伙食。达维虽小,但总算还有那么几家饭馆,且有些菜倒做的真的还是不错。
第一次在达维下馆子,是刚到镇上的第一天。上午在小金县参加完全县大会之后,下午就到了达维镇上,见面会完了以后,村上的支书安排我们几个一起吃个饭。当时是下午四点多钟,我有点懵,这个时间不知道吃的是哪门子的饭。不过入乡随俗,我也没多想,入座之后,书记拿着一个小茶壶就开始给我们往杯子里倒。我开始不知道,以为茶壶里面装的总是茶水,没有想到端起来才发现,竟然是酒!这下我就骑虎难下了,杯子都端起来了,不喝也不行了!
那天我第一次见识了小金人民喝酒是如此豪迈。不禁让我想起之前听闻的一个小段子,说的是,如果你问四川三州(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里面的人到底可以喝多少酒,他们往往会给你笔划一个手指。"一斤?""不!""一瓶?""不!""那是多少?""一直喝……"这虽然可能是个笑谈,但是这对于没有啥酒量的来说,当时看到那个喝酒的架势,内心其实慌张无比,这在未来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特别高难度的挑战!
在大家慢慢熟捻了之后,一起下馆子的机会也还是挺多的。这对于相对清苦的山居生活,倒算是一种挺好的调味剂,吃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吹吹牛,坐一坐,嘻嘻哈哈的乐一乐,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一点乐趣罢了!
我自认为是一个不算很挑剔的人。虽然是个肉食动物,但是山珍海味能吃,窝头咸菜也不成问题。很多时候手头实在没有可以支配的材料,有啥做啥,做啥吃啥,不饿着就行。但是不得不说,很多时候的食无定点,即便是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我依然还是有些无法适应。站在这个角度看,难!我真的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