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磕磕绊绊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如书中的背景,也许自己同是农村出身的缘故,也许是小说的情节实在是太“平凡”了,总之,看了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比在当下的浮躁社会中,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这就像是一杯清水给茫茫浊世带来了几分清凉与慰藉,让在繁忙与俗物中苦苦纠缠的人们可以暂且抛下一切烦恼,可以忘记自己现今的荣辱,而回忆起曾经最为纯真最为朴实无华的那个年代,让人们懂得,即使作为一个平凡人,亦会有平凡人的人生之幸福所在。
兄妹三人,大哥孙少安是村里生产队长,在读高中的弟弟孙少平,在读初中的妹妹孙兰香。哥哥孙少安为了弟弟妹妹能继续学业从13岁起就回家务农,一步步克服困难成为出色的生产队长。弟弟孙少平为了改变贫困家庭面貌,能给能砌上几孔砖窑,外出玩命工作。妹妹懂事聪明,凭着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学。
看这套书我想的最多就是我的父亲。父亲读高中缴不起学费,被迫辍学挑起家庭的重担。在那个 挣工分的时代,父亲年纪轻轻就成了生产队长,又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成了村里的书记,在父亲的带领下,80年代我村评为当成县城的文明村,同时我村也是镇上最先富裕起来的村子之一。
父亲是家中老二,下面还有弟妹三个。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当时县城的高中,那可是正长身体的年龄,父亲说因为嘴谗吃了一碗炒年糕,把一个星期的生活费给吃掉了,硬是忍饥挨饿了一个星期。后来家里实在没钱了,只好辍学,因为成绩好,学校一直挽留,那几个老师的名字父亲还念叨着。如果不是时代弄人,父亲肯定是大学毕业,现在有事业或者公务员的退休金。
父亲辍学后,回家务农,因为各方面出色,很快就是生产队长。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是村里的书记,家里经常有人找父亲商量事情。孩提时不懂,只知道父亲每天很忙,还只知道村里有红白事,总管总都是父亲。直到我大学毕业,因为母亲的要求父亲才从村里的书记位置退下来,老一辈的街坊一直到现在还尊称父亲:XX书记。
小时候对爷爷几乎没印象,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因为麻风病,一直在绍兴的一个疗养院,直到我上高中才回来。父亲是整个家庭的主心骨,晚年的爷爷又因为皮肤癌,一只脚都快要烂到骨头了都不会疼,伯父有次在给爷爷包裹烂脚后,曾两天不会吃饭,是父亲一天两次给爷爷换烂脚,直到爷爷90多岁去世整个人都是清清爽爽的。亲戚说父亲的孝可以写篇报道了。父亲只是淡淡的说,对于老人活着时候待着好才是真的好,死孝有什么意义。
看《平凡的世界》三本书我将近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前两天看完电影和小唐聊天。
“妈妈看完你上学期本该看的《平凡的世界》,你知道妈妈看这本书的时感触最多的是什么吗?“
”什么啊?“
”你知道你外公读高中时,对炒年糕实在是谗死了。吃了一碗炒年糕,把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都听吃了,几乎饿了一个星期。“
”怎么可能,有这么穷吗?“
”要不你什么时候去外公家时,让你外公自己和你说说他读书时的窘事。“
的确现在衣食无忧的孩子是不可能和到那个时代的有共鸣的。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