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第一天,又是国际儿童节。小时候,我们渴望长大;可长大后,却想回到童年。人生最宝贵却最易丢失的东西无非三样:青春、梦想和童心。青春无法停留,岁月无法找回,只有梦想和童心,不应离去。今天,六一儿童节,给自己一天,重拾回忆,重温初心。鸥乐直播今天带你回味童年,回忆童年的游戏和零食。
60后
60后或许已享三世同堂之乐;或许已经带着自己的孙儿去游乐园过节。看着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自己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那些属于60后的儿时回忆又有多少留存下来的呢?
麻酱糖
长方的、用麻酱制作的糖,很是馋人哪。那时,麻酱是要“凭票”供应的,所以麻将糖就变得很稀罕了。吃麻酱糖的同时还可以解解麻酱的瘾馋,岂不一举两得?香香的、酥酥的、甜甜的。至今回忆起来都流口水哪!
豆根糖
用黄豆制作的,长长的条型,分为软硬两种。尤其硬豆根放在嘴里很是“费劲”,要用力咬,才能碎了咽下去。吃完一般会腮帮子疼的!
搅糖稀
两根小棍儿,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1毛钱1团,搅一搅、拉一拉。既好吃又好玩。只是现在看不太卫生,但那时的我们却乐此不疲。
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能让30年后的人们,至今都念念不忘!
冰棍儿
真的是名副其实——除了冰就是棍儿,绝无假冒!70年代的小豆3分一根、奶油5分一根。
老鼠屎
这个与冰棍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的颗粒,很像最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3毫米左右。味道嘛,酸酸甜甜。当时诱惑力极大!
滚铁环
上学和放学路上,滚铁环是当时最常见的游戏,滚着铁环,再远的路也不会觉得累。放学路上是儿时最快乐的时刻。“放学喽,回家喽,冲啊!”
拍油板
所谓油板,是用香烟盒折成的三角形折纸,是那时很多小朋友喜欢的游戏,以能扇翻对方的纸板为赢。记得那时的香烟盒有:大前门、漯河、黄金叶、飞马、常德、红桔、岳麓山......
玩冰棒棍
把一把冰棒棍随意摊在桌上,再用另一根把散落在桌上的冰棒棍挑成各种图形,依稀记得有竹马,八马,井字,丰字等花样。
70后
一毛钱一块奶油冰糕,五分钱一块雪糕。
一毛钱好几根的棒棒糖。那个时候的棒棒糖原来长这个样子的啊!
猪油糖,甜、香,吃的上瘾。
大块糖,冷的时候硬,很脆,温度高了粘牙。
8毛钱吃一包华丰三鲜伊面,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奢侈了!
米通又叫米花糖,在七八十年代几乎是家家必备,尤其是到了过节的时候。非常的松脆可口、入口即化,又不粘牙。算得上时当时膨化食品的“老大”。到现在还是非常的受欢迎,只是现在都非常商品化,自家做的已经很少了,已经没有捧着大米热热闹闹做米通的情景了。
橘子汁,上世纪70年代读小学时能用水壶罐一壶橘子汁是很小资的。因为大多数同学的水壶里是凉白开。商店里的橘子汁封装在一个个类似啤酒瓶的玻璃容器里,糖分很高,可以零打,也可整瓶买回,用时倒一点在杯中加开水稀释,省着点可以喝半个夏天。当然鲜亮的颜色都是色素,痛快完后少不了伸个黄舌头出来吓人。
打水漂
这是对于在河边或者有池塘的小伙伴的专项呀~姿势优美,能打个5个以上的都是高手了!
跳山羊
跳好了,完美落地,一片掌声;跳不好,两个人一起人仰马翻,一片嘘声。
挑棍
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玩的时候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80后
无花果
其实困惑了很多年,为什么无花果那么贵无花果丝会那么便宜,原来我们吃的无花果竟然是萝卜丝。
明珠烤鱼片
当年在小卖部唯一能买到的烤鱼片,现在居然还有卖的,放在今天看来,绝对是当今市面上包装最小的烤鱼片了吧。
汽水糖
当时是一分钱能买俩,还得在小卖部的盒子里翻一遍,挑没磕坏的拿,要不里面“汽水”就没了。
大板巧克力
包装上写的“纯巧克力”,没想到竟然是个骗局,居然所有的巧克力上都是代可可脂这个成分......
打弹弓,打瓶子、打小鸟,有时候不小心把邻居的玻璃打破了
攻城,这个适合4人以上的团队去玩,很有意思
跳房子
90后
90后的童年可以说是多姿多彩了,小学附近的小卖店里各种五毛、一块的小零食,还有一毛钱一块的可乐糖、五毛钱一包的饮料、可乐冰、中华丹、西瓜泡泡糖等等。还有珍珍和近年来火的不行的卫龙辣条。很庆幸的是这些零食想要买还是可以买到的。
90后的游乐项目也是多种多样的。跳皮筋、打沙包,溜溜球、四驱车,超级玛丽、俄罗斯方块,泡泡堂、梦幻西游...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还记得小伙伴们一起在操场上丢手绢;折纸飞机比谁飞得远;玩儿击鼓传花找人上台表演节目...
这些游戏和零食依旧保留着,只是我们已经长大,当初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零食的玩伴或许早已各奔西东。
鸥乐说:你最难忘的儿童节是和谁一起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