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控力就是抑制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自控力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十万年的社会生活中为了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发展出来的,每个人都拥有自控的能力,但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是需要锻炼的,你需要像锻炼肌肉一样去每天锻炼它。
作者认为提高自控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控,有多容易失控,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控。大脑通常情况下都会倾向于做最简单最容易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但这样虽然一时满足了我们,但从长远来看对自己并不好。
意志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以及“我想要”的力量,去抵制诱惑,去完成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自控力的生理基础是我们的前额皮质,这里控制着我们能否成功自控,让我们选择去做“更难的事”,这里有三块区域分别掌控“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面对诱惑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它的首要功能就是让我们追求快乐,而不是让我们快乐,所以这就是它的两面性,好的一面给我们带来追求幸福和快乐,实现“我想要”的动力,坏的一面就是给我们一种渴望得到快乐的感觉,从而让我们变得冲动,在面对并不是真正对我们好的东西时让我们容易上瘾,但记住这并不能真正得到快乐,我们得到的只是这种渴望的感觉。
可以想象成自己意识里有两个你,一个冲动任性、偏向于及时行乐,一个冷静明智,深谋远虑,这两者都是你,然后还有一个你就是当下的你的身体,当下的你在决定的时候都会在这两个自我里摇摆不定,要么冲动任性的你占据你的身体,要么冷静明智的自己占据你的身体,所以你需要选择究竟是让冲动任性的你占据你的身体呢,还是让冷静明智的自己占据自己的身体,当我们让冷静明智的自己占据身体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成功自控,但究竟该怎样让冷静明智的自己占据自己的身体呢?
首先在意识层面我们应该知道哪个对自己是真正更好的选择。很多时候,在多巴胺的影响下我们都会选择第一个自己,去选择做最简单的能够及时行乐的事,但深究下去,这对自己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所以你要首先有这个意识,在面对诱惑时提醒自己这样是不好的,为了更有效果,我们可以提前找出自己做这两种不同选择后在未来将会产生的不同后果,再与自己最初的目标进行比较,看哪一种选择会让自己更接近自己的目标。
其次,就是找到能够让自己成功自控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长期的方法和瞬间的方法,目的都是降低心率变异度。需长期每天进行的方法主要包括每天的五分钟冥想、经常锻炼以及良好的睡眠(早睡早起)、每天上午十点下午三四点补充点天然食物(用处好像不太大);而针对克制你冲动瞬间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慢下来,包括放慢呼吸、“十分钟延迟法”(面对诱惑提醒自己就坚持克制十分钟,如果十分钟后还是有这种冲动就再去做,此法也可用作去做一件想要做的事时,告诉自己只做十分钟,如果十分钟后想要放弃那就放弃,感觉挺有用)、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体育锻炼或者仅仅五分钟的外出散步。
再者,还有其他的很多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成功实现自控,《大学》中说:“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说君子为了能够提高自己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我们也应该去学习这种态度。这些方法包括利用“意志力会传染”的原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很容易受到身边亲密朋友的影响。我们可以多去接触一些有相同目标的人以及自控力很强的人,同时可以在朋友圈公开自己的意志力挑战任务,让别人监督你、“打意志力疫苗”(在每天刚开始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目标,想象你可能会在今天遇到怎样的诱惑去使自己改变自己的目标)
同时,即使我们未能成功自控,我们也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未能自控也就代表着任意冲动的自己占据了上风,但这个自己也是自己,只是这两个自己所关注的重点不一样而已,这个自己并不是自己的敌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接受自己,悦纳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的,每个人都会有放纵自己的时候,我也不例外。”,所以失败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安慰自己,而不是去自责,去吸取教训,否则你就会产生罪恶感和愧疚感,然后你的心情会很糟糕,压力会很大,情绪会很低落,这样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有可能会使你陷入“那有怎样”的循环中(意识到自己未能成功进行自控后,不仅不去自控,反而会想那又如何,反正已经我已经堕落一次了,那就接着堕落吧)。
认识自我、关心自我以及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就是自控力的三大基石,我们需要认识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相信什么,选择自己去做什么。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了《自控力》这本书后的一点小小的收获,文字和思想是真的没办法跟原作者比,所以觉得每次阅读都能有所收获,虽然在意识层面知道了这么多东西,但我没能做到的话还是没有真正的知道和懂得,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尽可能地去运用这些,让自己真正去知道和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