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没有钱时,我们会羡慕那些有钱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住别墅,开豪车,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想是不是都觉得很幸福?
于是许多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为了幸福开始努力挣钱。
一开始,钱确实为我们带了幸福的感觉:陪老婆去逛商场,凡是老婆看上的衣服、包包、鞋子,都可以毫不吝啬的买给她,看着老婆一脸满足幸福的样子,你是不是也觉很幸福?心里想着:金钱真是好东西,的确可以带来幸福感。
孩子该上学了,作为父母当然希望孩子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那就上当地最好的学校吧。你有了钱,就可以去买学区房。看着优美的校园环境,听孩子放学回家讲他每天的学校生活,看着孩子幸福的笑脸,是不是让你觉得很幸福,也很快乐?你会告诉自己,嗯,钱的确可以让我感到幸福。
我们的生活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金钱的确让有钱人体会到了优越感和满足感,这些感觉又撑起了幸福感。
于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幸福,许多人都拼命的挣钱,挣更多的钱,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
然而事实是,当追求金钱的愿望变得更加膨胀后,你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见客户,谈生意当中去了。于是,回家吃饭的时间越来越少,陪老婆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结婚纪念日,等你深夜加班回到家时,看到的是一桌凉了的菜和在沙发上等你回家已睡去的老婆。孩子的生日,虽然老婆一再提醒,你因为要忙于谈生意,召开会议,总是无法准时参加。
某天,当你终于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筋疲力尽的回到家时,看到的是老婆冷冰冰的脸,孩子也很少在再跟你谈起学校的事情。这一刻,你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失落感:我拼命挣钱原本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幸福,可是为什么现在却感受不到一点幸福的感觉?
你在忙生意的时候会想:等我挣够了更多的钱,我再去陪老婆,陪孩子。可是,感情也是需要投入时间的。你的长期缺席,欠下了许多感情债。拉开了家人之间亲密互动的距离,让家人觉得钱在你的心里占得比重要比她们在你心里占得比重大得多。
你在自己对钱和幸福的认知里迷失了方向,家人也会因为你的长期缺席渐渐对你失去信心,最终往往会选择离开你。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 “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 ”富翁反问保安: “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 “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的,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当我们收入很低的时候,对幸福的满意程度确实也很低。从一无所有到小康这个阶段,如果你有了钱,你的幸福指数就会“噌”地一下蹿了上去。但是当你的金钱达到一个量级以后,你的金钱和幸福就基本上没有太多关系了。
这一现象在数学中被称为“金钱的边际效应递减”。
当你拥有了很多钱,但是却找不到一个愿意和你分享你感受的人时,那将是一种多么空虚的是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