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新开的Costco首日开门营业因顾客过多仅半日就被迫停业的消息,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了。
Costco简单来说就是一家会员制商超,地理位置偏僻,物品货架仓储式管理,附带停车场,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主打便宜。至于有多便宜,网上文章已经说得够详细了,在此不赘述。
说实话,我不是上海人,Costco也没去过。但是有另一家与其相似的超市,我去的挺多的,那就是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
山姆会员店多年前就入住国内,也开了很多店,但貌似还没有传出像Costco那样开业挤爆门的新闻,所以,我猜测或许现在知Costco不知山姆会员店的人反而更多一些。
我去的是杭州的山姆会员店,位于杭州城西的城乡结合部。不像Costco是独立成店,这家会员店是整合进某个购物商场内的,所以个人感觉规模上应该没有Costco大。
进门就要求出示会员卡,没有不让进,有时候会搞一些非会员进店的活动,但不多。记得刚开业的时候,是不检查的,也就导致一些顾客挑完物品后去结账,被告知无会员卡不能结账,闹得双方都很不愉快。同时也滋生了蹭卡行为,无卡的顾客搭在有卡的顾客上一起结账,然后私下转账。员工虽然也提醒不能蹭卡,但收效甚微,也就形成了现在入店即出示会员卡的规矩。
从网上的新闻来看,Costco应该一开始就这样做了。有人调侃,如果有一天爆发了生化危机,你只需要躲进Costco,因为丧尸没有会员卡,进不来。
走进山姆会员店,第一感觉就是,这不像超市,像仓库。光滑的水泥地坪、宽阔的通道、高耸且庞大的货架、超大包装的物品,完全没有传统超市的那种感觉。正因为宽大的购物空间,顾客购物体验相当不错,推着大号的购物车兜兜转转,丝毫不会打架,当然节假日来购物还是会遭遇拥挤,但比常规的超市要好很多。
店内依然布满了销售导购,他们不遗余力地吆喝,拉着你演示试用,热情介绍产品功能,这点和传统超市也大同小异。
个人感觉,店里常规商品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同品类里面精选了两三款高端品牌,进行组合式大包装销售。亮点在食品区域,试吃遍地。说句不夸张的话,晚上逛不用吃晚饭,里面兜一圈能吃饱出来,当然脸皮还是要厚一些,同一家摊位拿两三次试吃还是挺考验自身心理素质的。食品区常常有传统超市不常见的深海冰冻海鲜、部位齐全的进口牛肉以及整箱打折水果,一次购物,半月管够。
既然缴纳了260元一年的会员费,总该有所差异化体现,所以山姆会员店的东西一般而言,做到了高品质下的价廉。如果单看价位,其实也不见得便宜,但山姆精选了各种货物品类中的优良品,所以价位还蛮对得起品质。但与之相比,Costco的那种夸张的低价位,山姆这儿见不到,Costco陈列的爱马仕包包,山姆也没有。
从我多次在山姆购物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像Costco和山姆会员店这样的仓储式会员商超的模式非常有吸引力,特别是对那些平日里忙于工作无暇天天购物的上班族、对生活品质有要求但经济能力又没有那么强劲的小资家庭来说。在这里购物,没有那么拥挤(虽然Costco首日挤爆,以后肯定会趋向正常)、品类少选择方便、东西好又不贵、还有位置充足的停车场。
这些因素或许大妈们根本看不上,她们喜欢捡便宜,喜欢天天买新鲜的,喜欢少批量多频次,喜欢种类多,可以慢慢挑选,她们喜欢去最近的超市,要么走路要么公交要么电瓶车,没停车位也没关系,当然很重要的,她们也不会花几百元钱仅仅买个会员资格。
因此我觉得,会员制商超与传统商超,不是谁好谁劣的关系,它们各自满足了各自特定的用户群。大概率,两种模式会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各自做得风生水起,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