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是我的简友煮星星姐姐送给我的。星星姐一直对我很关怀很无私,她一直支持、鼓励我去写作,星星姐和一些简书伯乐一样都是我写作路上的指明星。
在我收到书后我答应星星姐一定认真看书,认真做笔记,要让这本书真正实现它的意义。
在此,我再次向星星姐道一声:谢谢您!
余华说:“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令人战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
无数的黑夜,他逼自己陷入一个孩子的回忆,写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书里主要讲述了一个父母不爱、兄弟不喜的少年,在友情的边缘反复试探,一次次被排挤孤立却又坚强站起,最终与生活和解的故事。他在细雨中呼唤亲情、友情的模样,像极了在茫然无措中,渴望着温暖的我们。活着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没有谁是可以一直依靠的彼岸。如果你时常觉得周遭找不到同类,那就一定要去看看这本书。不管黑夜多么孤单,不管当下的风雨多么猛烈,请试着叫醒那个迷茫的你。当你强大起来,那些你淋过的雨,也都会悄悄地滋润着你。(别人精评)
第一章南门,上:(因为每章挺长,我分两部分读)
好句摘抄+自我赏析:
1:“我是那么小,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上”,这个比喻生动贴切,“我”很小,躺在床上,具体多小,像玩具那么小。“被放在床上”这个用语很准确,能生动体现当时人物的处境,体现了“我”的孤独与不被重视。
比喻不能夸张,要符合现实,让人明白易懂。
在小说中一些用语要精炼,要真实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处境、心理等。
2:
“我记得这样一个上午,一个清澈透明的上午”,前后两句看似啰嗦,实则不是,并不是所有的重复都是啰嗦,有些重复是为了强调。我觉得这里就是做强调,引出后文。
3:“将我的眼睛吞没了,也就吞没了一切。”
一句话可包涵多种意思,为了使内容更丰富,有时候要把深层的意思给读者解释一下,读者不是主人公,有些东西是想不出来的。
4:叙述一件事要真实生动,而不是一味地添加华丽词藻或是大道理,反倒使文章显得枯燥乏味。
结构:
第一章的最前面的结构让我感觉很怪,甚至有些读不懂。开头讲“我”对黑夜的恐惧,因为夜里我会做噩梦。后来又从梦里过渡到现实,这儿我就懵了,尤其是“惊诧自己当初为何会将这哗哗的衣服声响,理解成是对那个女人黑夜雨中呼喊的回答”,以及这个男人莫名其妙地死了,还有那一段一变的回忆,把我绕得晕头转向。
明天继续研究,明天把第一章彻底读完或许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