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万物生,十首经典的惊蛰诗词,叫醒酣睡的春天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惊”为惊醒,“蜇”为蛰伏,“惊蛰”就是惊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

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所以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天上春雷阵阵惊醒蛰居的动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古代诗人逢节必赋诗,惊蛰来临时,诗人们又有怎样的体会呢?

十首经典的惊蛰诗词,一起体会惊蛰时诗人的心情吧!

1、《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元稹〔唐代〕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2、《惊蛰日雷》

仇远〔元代〕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3、《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张元干〔宋代〕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4、《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范成大〔宋代〕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5、《惊蛰》

刘长卿〔唐代〕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6、《惊蛰夜大风雪落惊寝》

胡俨〔明代〕

急霰洒窗纸,飙风翻竹枝。

划然衾觉冷,正是梦醒时。

晓起瓦皆白,春回花不知。

老来肌骨瘦,无那被寒欺。

7、《幕客云日为惊蛰节然有作》

孙承宗〔明代〕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8、《花朝喜晴是日惊蛰》

吴绮〔清代〕

霁色佳辰好,山窻尚薄寒。

草痕将次第,花信已平安。

粉蝶经时见,银蟾着意看。

欣欣应有望,春事待凭栏。

9、《惊蛰后二日雷雨大作》

查愼行〔清代〕

天地久闭蔵,云雷动盈满。

岂其震群蛰,端用起我懒。

晨兴拓窗望,雨脚垂箭簳。

户戸烟气微,村村农事缓。

园中菜罕茁,野外麦犹短。

饥馑适洊臻,桑榆乏余暖。

婢依悬釡立,童负湿薪返。

一老方坐慙,得餐宁论晚。

10、《惊蛰》

崔荣江〔近现代〕

奔雷行处绿纷纷,百里河山共一闻。

乍醒寒眠春觉暖,更生酥雨好耕耘。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