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早先对朋友的承诺,大致考完研,毕业前要做不少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写考研的经验贴,不过说实在话,我实在无甚经验可谈,但备考间多有思索确是事实。这当中有一个思考的主题便是选择。
考研经验贴很多,刚看一篇经验贴《选择二战——走上不归之路》,我很佩服这个人的勇气,一来二战不易,做出这决定很有勇气;二来,标题党最没内涵,他有勇气这样写也是厉害。混混沌沌20多年以来,考研恐怕是很多人首次独立自主抉择问题的富集时间段。有是否考研的选择,有考什么专业的选择,有选什么学校的选择,有以后干什么的选择,不一而足。
我的考研之路也伴随着多次选择。大学一年多的适应期总算过去,期间经历了热情饱满,再到自我怀疑,再到低落颓靡,一度想要回去复读。到大二下好不容易心境平复下来,我就有了考研深造的打算,那时候一心想要学计算机,因为一方面我觉得自己不是搞文字创作以及创意策划的料,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实在愚蠢至极;再者,我觉得技术驱动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顺应了潮流培养自己的技术禀赋,才能有些盼头。但我很快变换了打算,想着技术只是工具,一旦机械看待这类问题,自己被“倒吸”成了技术就成了最大的悲哀,做“零件”不是我所期待的;再来数学就像洪水猛兽,能吃了我,于是暗自感叹。随后又觉得信息管理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期间和华科刘灿兄等琢磨着学数据新闻,刚好强化了这个信念,就这样喜欢上信息管理(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
大二也因为本专业瓶颈以及未来发展的打算,辅修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的双学位,一别一年半以后再学数学,很是崩溃,又觉得很有意思。我开始学会边际的思考方式、无穷趋近的思考方式以及懂得了包括成本、博弈一类概念。就大多数人文社科专业而言,经济学应该算是解释力特别强的一种,数学则是抽象之最,简洁而富有内涵。认识到这一层,我就没有了高中时候对数学的厌恶,想来跨考信息管理或者经济学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我开始走上这条“三跨”的“不归路”。早在2015年9、10月份我就在考研英语学习之余开始第一轮选择,专业既然定了信息管理或者经济学就好选了,信息管理方面,武大、北大、南大、吉大等都是非常好的;经济自更不必说,北大、人大、南开、复旦、武大等也是极好的。那么问题来了,我考得上吗?对于大多数考研的人来说都不会绕过一个问题——考上的可能性。作为一个三跨生,而且还是纯正的文学门类下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本科一门数学没学过,这不是找虐吗?但是,没有试过你永远不知道会怎么样,怀着这样的信念我还是继续往前走,因为信息管理对编程能力的要求,我就算过了初试、复试问题也很大,这样想着选择就倾向于经济学了,毕竟这是经世治国之学。
很快到了大三下学期,过完年匆匆给几家要好的亲戚拜完年我就带着行李箱离家了,武汉凄冷一片,返乡的学生也大多还没有回来,地铁是少有的空空荡荡。我就这样走进了自习室,开始一年的修炼。
在家人的干涉下,这时候我已经选定要考经济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经济学整体不怎么样,但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非常好,毕竟平台好又好考,我就就这么定了学校。
转眼到了5月份,这是关键的时候,一直以来我都有留意周围跨考的人的状况,发现三跨而且跨度大(不学数学的专业跨考需要数学的专业)人的还真是少,成功的就更不用说了。我深深怀疑自己,这不是瞎折腾吗?所幸恩师刘琴老师多有开导,那日,上完她的互动广告的课,我追着她讲明我动摇的心态,她找了一间空教室把我的优劣势、可且愿报考之专业的状况一并作了分析,而且表示国内教育糊涂的现状,要是美国跨专业在正常不过。这是民族习性也或者是政治习性,我当然早有关注,了解其中情况,安逸之下,故步自封是也。
至此,我做了坚定地打算,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早出晚归一直到了12月份考研。
很快就是2017年了,这是转折的一年。本来我是没有什么选择忧虑的,因为考研希望本也不大,所以过完年的主要的打算还是找工作,恰好家里人多少有希望的工作的意思,我也知道吃了23年闲饭,无颜面继续啃老,况且本也没什么可啃的。
单单找工作就让我难以抉择,我要从事什么行业?我要去什么城市?以后想要做什么?当你无论是学历,还是专业,甚至能力都好不突出时,好像一切选择讲出来都很无力,很多时候不是自己选择什么,而是被选择。到后来,我们平庸的大多数,往往选了自己并不中意的,只得随便和将就。考研国家线出来以前,我前后跑了好几次招聘会,也投了不少简历,后来拿了一个offer,也都是just so so。
等到国家线出来,一不小心我还就进了复试。又是一阵匆忙,熬到了3月底,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参加国科大政策所的复试。复试的过程是狗血的,完全没有套路,准备的东西基本没用上,只能靠着一点积累和运气凑合着过了,然后即被录取了。我突然感觉松了一大口气,这种第一独立的选择并达到目标的“大”事情就这样结束了,马上即将开始一段新的路途。
很多人疑问我怎么选择的?多少有点瞎折腾。因为毕业面临着新的情境,我的考虑无非是打破和低成本选择。所谓打破,就是像汪国真在他的诗《选择》里面说的“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懂得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兴趣比较重要;所谓低成本选择,就是量力而行,给自己恰当的定位,以避免自我高估,再者就是要信息通畅,用低成本来来增加收益,经济学上讲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致就是因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造成了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