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去机场的路上听了,007战友,何昆林同学的分享,颇有感触。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何坤林同学, 想把中国父母口中最常见的话“乖娃娃”,翻译给澳洲的朋友听时,找来找去发现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语句,唯一个语义相近的就是 obey_"服从"。中国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乖一点,其实潜在的意思是,“别捣蛋,听大人的话,少给大人添麻烦."
不明觉厉,回想起来,这个词不也是我经常对小孩说的吗?虽然,我看了很多的育儿书,口口声声的说,要保护小孩的创造力,可是当她很有创意的,把几块冰块排在一起,说是极地冰冻小火车时,我只会大声呵斥“小坏蛋,一点都不乖,你知不知道冰化了,会浸在椅子里把木椅子弄坏吗?”
当她刷完牙,把满嘴牙膏的小嘴凑在水龙头前,想把泡沫直接冲掉的时候。我只会因他把衣服弄湿,而责备她,“一点都不乖",却没有想到他她是用最快的方法把嘴巴上的泡沫弄干净,也许,在水冲嘴巴的时候,她还幻想自己是一条喷水人鱼呢?
一个听话的小孩会是怎么样呢?
记得春节期间和几家朋友出去海边玩,其中一家小女孩就是这样的乖小孩,这个小姑娘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砰"的一声在众目睽睽之下重重地摔在地上。可是她并没有马上哭,做的第一件事是抬头,胆怯地瞥一眼她的妈妈,当小女孩的目光触见他母亲温怒的眼神时,她吓得赶紧,顾不得拭干眼眶边溢出的泪水,一骨碌站了起来。"妹儿真乖,真勇敢",她的妈妈满意的说道着,为女儿的懂事感到欣慰。
站在一旁的我,却禁不住觉为小姑凉感到心酸,不到六岁的小孩,摔倒了却要看母亲的脸色才敢哭,活得多累呀。小孩本应有的天真性情,已被他的父母磨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年龄不符的,"乖巧懂事"。对比一下,我想还是不乖的小孩可爱些。摔疼了会大声的哭求妈妈安慰,高兴啦会像森林里的小鸟儿般欢喜跳跃,这才是孩子应有的样子。
记的有位大咖曾说过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原创,活着活着就变成了盗版。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身后必然有智慧的父母,而国外许多父母似乎在这方面更有耐心。
何同学在分享中提过他的学霸盆友 一次在家里不小心打翻一杯牛奶在地毯上,他朋友的母亲没有责难,只是描述情况的的说“你把牛奶洒在地上了” ,不带任何情绪 。这让何坤林很吃惊, 同样的情况在国内多数家长至少会稍微责备的说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多大了还会把牛奶弄翻”
著名的黑猩猩科学家珍.古道尔 小时候想知道母鸡身上那里有一个可以让鸡蛋钻出来的洞,就悄悄地在鸡窝里蹲了一天,害得她的母亲差点以为她失踪而报警。如果是放在国内这样不乖的孩子可能会被爆打一顿。
有记得自己小时候也会因为各种突发奇想的事情被责难甚至打屁股,当有了孩子又会无意识的把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用在自己的她身上。在孩子捣蛋的时候,换一个思维角度,换一种说话方式,也许会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