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 梦
愁云断岳银汉触,夜寝忽梦识归路。
桃花纷落春荫里,不见玉人潇湘坞。
备注:四月天,读友人诗作,忽有所感,遂作此篇。
那一年,应是2011年的四月天;那一月,是我第一次尝试描摹诗的模样。而这第一首诗,是我应邀友人改诗而作。
现在的我,已经记不得朋友的原稿诗作了,只记得当时,我是相当认真地手写了一篇改诗建议回复了友人,而如今具体建议也是已经完全忘却的了。时光在这点上,真是有点残忍,它总是逼得人必须要不间断地刷新脑屏幕,逼得人不得不勤快、聪颖,以撷秀脑海中的耀眼珍珠,以便日后赏心悦目。
而文字可真是极好的时光隧道,采撷记忆中的珍珠记录在册,偶尔翻阅仿佛就能够穿越时空,返回斯情斯景。比如用文字来写诗,只寥寥数字,便可像是开启了记忆回放,使脑屏幕历历再现昨日之鲜活;又比如友人邀我改诗,他的诗作非我思我想,然却能激起我的些许所思所感,使我忽而忆起昨夜的梦来,并促使我集中思考,在最快的时间内采撷最贴切的文字,精简勾勒,提笔刻画难得的灵光一现,亦如那一年的某一夜,看到友人诗作,忽然忆起梦中的某一帧真切而又悠远的画面:
阴沉黑压压的云彩低低的悬着,似一团晕染不开的愁苦;
那云朵载不动许多愁,远望像极了腰斩直入云霄的山岳;
夜深愁苦无趣不如早早睡去,夜寝忽梦归家的欢畅之路;
陌山花开落英缤纷桃花散,犹不见玉人允诺皈依潇湘坞。
将梦中之境幻化诗行,便成为了这首《忽梦》的样子。就这样,通过尝试写诗,我第一次仅用二十八字便将梦里梦见的深刻画面记录了下来。
那一年,还没有《三十三世十里桃花》大放光彩,但是在梦里,我已经感受到了“桃花纷落春荫里”的缠绵缱绻。
那一年,我还没有读过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但是在梦里,我已经懵懂感知到了世界那么大,“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而“不见玉人潇湘坞”的真谛。
也许,小诗妙就妙在:小句小读,便可巧化大千世界。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对于我而言,假若我是一个地球,那么,也许写诗就是撬动我这个地球的支点,就是敦促我不断旋转,全面认知宇宙(宇:时间;宙:空间),不断接收光和热转化能量,传递希望和温暖而绽放生机的支点。
有机会,我倒是希望自己还是可以再见见那个邀我改诗的友人,那个激起我写诗的久别的朋友,那个当年满腹才华率真爱酒爱写诗的人。届时,借着机会,一来我定是要与其把酒言欢(尽管我还不胜酒力),问问他当年何以对我给予如此信赖,并邀我改诗;二来要特别感谢他的这一邀请,因为我日后经历所有郁积于心的思与想、情与感等,皆因写诗而有了抒发的方式和宣泄的出口。
深海遗珠,一路拾遗。
在这里,我希望通过写诗,将体内接收到的光和热,以小诗的模样,传递给每一位见诗欢喜的人,希望你们也能从中遇见你所熟悉的或你所需要的
——为你写诗,人生路上,我们诗意(拾遗)同行。
二零一八年六月二日 于谷阳
(图片来源:昵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