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文章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从现阶段调查研究总体情况来看,普遍不深入。个别干部调查研究浮于表面,开展基层调查研究还存在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如何才能使调研研究走深走实,要坚持调查研究下基层,从三个方面入手,让“脚力”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一是从问题“入手”。坚持问题导向,以“小切口”靶向确定调研课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提建议,广泛征求党组织、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解决一批基层最迫切的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深入农村、城市、机关、两新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摸清真实情况,有效打通堵点,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组织工作的实际成效。围绕城乡基层治理、干部队伍结构、人才作用发挥等方面,确定专项调研课题,收集问题,研究对策建议。
二是从宣讲“入手”。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走进机关单位、企业工厂、乡镇街道、村社区讲党课、做好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工作,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准确、全面、生动地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好政策送到一线。通过与干部谈工作、讲政策,与群众拉家常、话农事,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讲清楚,把法律法规、涉农惠农政策讲明白,引导群众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从成果“入手”。积极推动调研成果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真正发挥调查研究以研资政、以研辅政的作用,坚持对问题解决情况开展“回头看”,举一反三,深入查找各类关联性、衍生性问题,把解决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结合起来,由点到面、由表及里,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完善一套制度,将做法经验化、探索系统化、措施制度化,实现“调、研、用”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