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关注于解决问题
关键词:谨言慎行 活在未来 元认知 冷静期 节奏感 花时间训练 尊重孩子的解决方案 习惯的力量 家庭氛围 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选择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读这一章时,突然想起来去年在微信某个群里听过一位做了几十年幼教的老师在节目中反复强调的四个字:谨言慎行。这四个字在去年的我听上去是极其普通毫无色彩的文字,而到了今年,我甚至可以一听到这四个字就浮现很多孩子成长中的情景,并感叹这一定是老师几十年来最深刻的感受。学龄前小孩模仿最多的人就是自己身边最亲的人,一般就是父母。父母任何一句被孩子听到的话,在孩子心中都会发芽,大人任何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在孩子那里找到影子。这时候的我,才真正领会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里提到的一种管教方法:每天和孩子使用爱的语言。这些语言就像我们学一门外语一样,甚至刚开始需要我们强迫自己去背套路,有些话我们自己说出来被自己听着都觉得别扭,可是不要放弃,逐渐的你就会慢慢适应这套语言,而这一套语言对你的孩子来说,就是母语。孩子会用最自然的方式去接受这一套和善而坚定的爱的语言。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做好自己。
记得有一次3岁的女儿要求和我做游戏,她做妈妈我做女儿,假装她带我去迪士尼玩。游戏刚开始我假装哭闹要吃冰激凌,女儿很温和的对我说:宝贝你不能吃冰激凌,因为你现在有点咳嗽。我再继续假装哭闹说自己走不动了要求妈妈抱我走。女儿又很温和的说:让妈妈抱抱你就不累了。但是你现在长大了比较重,所以我只能抱你一下下哦。我便是在这样的游戏当中看到了我平时对孩子的影响,而这些话都是我刻意练习的结果。实在非常感激我在去年8月份遇到的孩子的叛逆期,让我痛下决定寻找与孩子相处的书籍,从而让我逐渐开始成长起来。我也会时刻勉励自己:谨言慎行,每一天,每时每刻。
关注于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和自己活在未来。当我们的孩子遇到她自己的困扰时,或者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对大人造成了困扰时,我们可以选择惩罚孩子,也可以选择自然后果或者逻辑后果。但是在我看来最好的工具是关注解决问题。因为每一次发现问题都是全家成长的绝好机会。我们能够通过关注解决问题得到下面的收获:
1. 孩子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到与他人相处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倾诉、聆听、头脑风暴、践行以及反馈的过程。
2. 成功是成功之母。孩子一旦有了凭借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经验,她便可以在此之后非常有自信的再次走这套有效模式,逐渐养成这种关注解决问题的习惯。这套模式就成了他自己解决未来许多问题的工具。
3. 不再惧怕问题和困难。因为孩子已经从这样的刻意练习中懂得了一个最朴实的道理:办法总比困难多。
4. 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个关注解决问题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是温暖的,是充满理解和支持的,是没有责难和羞辱的。是没理由不去爱的。
因此,我们说我们要关注于解决问题,这件事中解决问题的主角是谁呢?是家长吗?还是孩子呢?我想,最关键的人物必然是孩子。既然孩子是主角,那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年龄和人生经历的局限,孩子能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大人眼里未必是最好的方案。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是要按照孩子的想法去解决吗,还是大人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呢?这时候就推荐头脑风暴了。这样我们就已经说到了关注于解决问题这个方法的细节操作层面了。下面我就列出这个方法的整个流程。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大人马上认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然后心里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哈,出现一个问题了,这是一个进步的好机会。
首先,必然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是一个问题。可能是孩子的不良行为(前面说过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不能简单说成不良),也可能是大人的不良行为和孩子不良行为的共同作用。例如孩子在外面偷东西或者打人了,又或者在家里和家长闹矛盾吵架了。这时候大人需要先跳出来,千万不能和孩子进入报复循环或者权力之争。
第二步,冷静期和节奏
这一步至关重要。不跟孩子在爬行动物脑时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这是徒劳的。在刚开始发生矛盾小孩或者大人小孩情绪都比较激动时,我们只做情感连接,度过这段冷静期。我们可以通过拥抱、直接叫停表明自己退出,积极暂停等方法,并预约解决问题的方式,问孩子是否需要过段时间单独聊聊,还是放进家庭会议。
这里说的节奏便是:
爬行动物脑---冷静期---适合解决问题的时期
在爬行动物脑阶段,孩子或者大人孩子是冲动的,是情绪化的,是不理性的,需要的是独自安静,或者拥抱,或者一句我永远爱你,或者只是倾听。这个阶段不要试图去说道理,不要去给孩子指点迷津。孩子需要的是镇定剂安慰剂而已。
这时候的大人还要记住一句话:管住自己的冲动行为。如果连自己的行为都管不住,如何教育孩子管住他的行为呢?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去惩罚孩子或者羞辱孩子!
在度过冷静期之后便是适合解决问题的事情。我们可以找一个两人独处的机会,或者把问题放在家庭会议上做讨论和头脑风暴。解决问题的3R1H需要提出来:
related相关
respect尊重
reasonable合理
helpful有帮助
这个过程中,大人最好只扮演提问的人,不断的问一些启发式问题,让孩子来回答。孩子会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在大人的引导下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来讨论一下上次xxx的事情。你能告诉我上次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你认为这件事里的问题是什么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你现在是怎么思考的呢?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情吗?如何立即行动起来呢?需要我做一些配合吗?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需要如何解决呢?以后行为上需要调整一下避免类似事情再出现吗?如何调整呢?
我推荐在家庭会议上做头脑风暴,这样孩子尽可能多的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大人也提出一些自己的解决方案,等大家把全部的点子都摆出来之后,再一起用上面的3R1H作为标准来进行挑选,剔除不相关的不合理的不尊重人的,选择有帮助的。请注意,如果最后挑选出来的解决方案确实能解决问题,但是大人心里觉得这不是最优的方案怎么办?认可孩子的方案,让孩子先按照讨论结果的方案去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再继续讨论,优化方案。如果孩子已经能用次优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结果,那就鼓励孩子就好。重要的是,这是他自己的创意,这也是他自己作为主角在做事。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作为家长,倒是在事后无关痛痒的时间无意间聊起此类话题,说说假如是自己会如何处理,思考角度会有什么差异,作为一个谈资即可。
在我看来,根本也没有所谓最优解决方案。因为大人比孩子多的只是一些社会经验,但是也有很大局限性,如果换一个社会经验更丰富的大人,解决方法未必相同。因此,我们与孩子交流想法,让孩子去做解决问题的主角,相信孩子在成长的十几年期间这样的反复多次练习之后,定然能比大人有更好更有创意的方案。
再说一下冷静期和节奏的概念。这个概念不但大人要知道,还要让孩子也知道,不是对孩子说一次两次孩子听过就完了,而是要把这两个词的概念植根到孩子大脑里。节奏感很重要,爬行动物脑-冷静期-解决问题的时期,这样的节奏,就像呼吸的节奏,早晚变化的节奏,四季更替的节奏一样,是需要时间酝酿的。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选择。让孩子在生活中充满选择。这样,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同时也能培养他的责任感。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下,和孩子聊天,问一些启发式问题(千万别预设答案),就能逐渐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通过孩子的回答,能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他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需要时不时穿上孩子的鞋走走,感受他的沿路风景。
行动:回北京之后,我打算做家庭talk show节目,把一些自己家庭里遇到的问题做讨论,进行思考,集思广益。希望多年之后回头来看,除了收获还有满满的成长的记录。
多年之后,我终于对人生有个感悟:put it on the table。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需要有一个品质测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把它放到桌子上来,经得起展示,经得起讨论,经得起推敲。对个人品牌也是一样的。咱们是谁啊?咱们就是品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