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翻译

  3、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4、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9、《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_________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_________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_________,并以_________作结,总束上文。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答案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2、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6、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1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8、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9、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8、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9、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3、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5、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 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7、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_________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_________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_________,并以_________作结,总束上文。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答案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2、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6、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1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8、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9、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外面没有什么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的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只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7、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

8、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瞻仰回顾这些往事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真叫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10、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落进陷阱或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造成的状况。

1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 后也。

【译】所以我隐忍苟活,被关在监狱污秽之地而不辞世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还没有完全实现,平平庸庸的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自古以来那些富有尊贵而姓名已经磨灭的人,不可尽记,数不胜数,只有卓越不凡的人才能被后人所称道。

13、《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抒发愤懑时所写的啊。这些人的心里都抑郁不舒畅,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叙述往事,使以后的人了解自己的思想。

1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1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奋起而飞,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1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17、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译】世间人人都浑浊,何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世间个个都醉了,何不吃酒糟大口喝酒?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

18、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我听说,刚洗过头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要抖净身上的衣服。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1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2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译】沧浪江的水清又清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脚。

2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2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况且水聚集得不深厚,那么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堂上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放上一个被子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3、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个小虫子又懂得什么呢!

24、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译】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双翅就像天边的云。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打算飞到南海去。

2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啊。

2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

2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若能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

2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立功劳的偏见,圣人去除了对于名实的偏见。

2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静。

【译】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幽雅情怀。

3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抬头仰望宇宙天空广大无边,低首俯视万物品类兴盛繁茂,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3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过去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终有穷尽的一天。

3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33、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感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

34、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我因为供奉赡养祖母无人承担,便辞谢不按受任命;

3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苦楚不仅四川的人士和(当地)二个州的长官看见知晓,就连天地神明实在都能共同明察。

36、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成为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院中内外设置很多小门小墙,(这些门墙)到处都是。

37、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有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烧掉,大概有神灵庇护它吧。

38、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译】(处于这种职位上的我),本是皇帝所戏弄的人,我们像乐工歌伎一样被豢养着,被世俗的人轻视着。

39、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译】等被弄到了这种境地,还说不被污辱,这就叫着厚脸皮了,怎么能被人们尊重呢?

40、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我之所以含诟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房里,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地死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41、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此书)已经起草,尚未完成,就碰上这桩祸事,我惋惜它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

42、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译】因此,痛苦之情在肠中整天转来转去,平日在家往往恍惚迷离,若有所失,出门常常不知要到何处去。

4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我怎么能用洁白的身躯蒙受处物的玷污呢!

4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r> 【译】屈原被流放后,他在大江边游荡,在水旁边走走吟唱诗句,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痕。

4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蔚蓝,或许是苍天的真正的颜色?或许是天空太辽远了(人们)看不到它的尽头(而看到的颜色)?

4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大鹏鸟脊背对着青天,(再)没有什么可阻拦它的了,然后它才将考虑飞向南方。

4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至于能够顺应天地间的法则,同时又能把握“六气”的变化,来在宇宙间遨游的人,他还将有什么依赖呢!

48、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译】这里又有清澈湍激的流水,在亭子四周交相映衬。(人们)(开沟)引来(这些清水)把它们作为流动酒杯的曲折溪流,(聚会的嘉宾)依次排列坐在曲水岸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204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09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54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57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89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54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0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1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61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51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7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97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06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9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19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3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27评论 2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