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一凌晨二點半回到家中,直接睡下。五點半醒來,起身靜坐,這似乎已成為了習慣。人的确是困倦的,中午時倒頭便睡,直睡得天昏地暗。
雖然很困倦,晚上還是參加了玲芳老師的沙龍。上周五看到沙龍的宣傳文案,周六第一个在互動吧報了名。吧內只有四个人報名,實際到場的人也并不多,大概因為玲芳老師的工作坊剛結束,大家比較疲勞的緣故吧。
玲芳老師看上去也有些疲憊,她説工作坊是站著授課的,所以身体有些累,原本想著是否將沙龍延期,但考慮到沙龍成立以來儿乎从未中斷過,所以還是堅持來了。
這一次的主題是參加工作坊的感受分享,我就安靜地听著,看著同学們与老師的互動,也很有收獲。其間覺察到自己會在不知不覺中从導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檢視自己与老師的差距,這种跳出問題的視角反而讓我收獲更多。
參加沙龍最期待的當然是做練習了(个案可遇不可求),這一次的練習兩个人進行,A將B作為親密関系的另一方,盡量去模仿B的呼吸、動作等,以實現与B同頻,此過程中雙方均會有感受,分享感受,便會有啟發。
我做B時,當A隨著我的頻率呼吸、眨眼,會有很強的動力走向她,而當她偶爾走神,又有動力推動我向后。我做A時,盡量做到与對方同頻,感覺她很放松,很高興,最后她還主動擁抱了我。
感悟到其實在生活中也可用類似的方式与他人取得同頻,从而創造和諧美好的溝通狀態,這時肢体語言反而比純粹的語言更有效,當然,覺察對方的呼吸、狀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練習。
邊学習,邊体騐,帶著覺知去生活,這是有趣而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