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天下纷乱,群雄并起。结果刘邦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辅助下,打败了楚霸王项羽而称帝,是为汉高祖。
在刘邦未称帝前,有一次问韩信:“丞相萧何曾经在我的面前称赞你,说你雄才大略,论战精辟,不知道你对我有什么指教呢?”韩信说:“现在能和大王争夺天下的,是不是项王呢?”刘邦答道:“是的。”
“那么大王自以为强悍神勇能比得上项王吗?”刘邦答道:“我自知远不如他。”韩信听刘邦这么说,拜了两拜,恭贺刘邦道:“大王果真有自知之明,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王。不过我曾是项王的手下,对他的性情、作风、才能、品德了若指掌。项羽虽叱咤风云,只要大喝一声,便能吓退千军万马,但却不懂用人,贤臣良将在他的手下往往一筹莫展,不能发挥所长。项王的所谓勇,只是匹夫之勇。如果大王能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武勇之将,使其所向无敌,并分封有功之臣,如此一来,必定人人心悦诚服,将士用命,那么大王必然可以打败项王。”刘邦听了心中大喜,才知道韩信果然是大将之才。
寓意启示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匹夫,个人也,多指有勇无谋的人。“匹夫之勇”是说做事无深谋远虑,仅凭个人一时血气的冲动去蛮干,好勇逞强,并非真勇也。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人者也。”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应当冷静思考,并寻求解决之道,若是仅凭一时的血气之勇,冲动蛮干,说不定原本可以圆满解决的事,却被搅和得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悔也于事无补了。
例句应用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颜良、文丑,持匹夫之勇,一战可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