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国际教育展会上,我遇到了Angela。她毕业于国外知名大学新闻系,还顺利申请到了本校的研究生。很多有出国意向的高中生围着她,唧唧喳喳问了很多问题。当地电视台教育频道的记者,正在对她进行专访。
记者是个年轻女生,采访结束后带着几分羡慕的目光问:“我不是科班出身,也想去国外读研,您觉得怎么样呢?”此时,镁光灯已经卸下,人群也已散去。镜头之外的Angela,笑容陡然褪去,盯着小记者的眼睛,不耐烦地说:“回答完这些问题,已经很累了,对吗?拜托你,有点同理心,好吗?”
当场愣住的,不止是尴尬的小记者,还有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谁才是真正的缺乏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呢?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Angela在交流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当小记者带着敬意去咨询,她表示明显的排斥。即使她真的很累了,也可以礼貌地表示稍后回答。她一连串的反问,恰恰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让对方感觉不到尊重与平等,而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解释和否定。在人和人的沟通中,这是大忌。
即使你身出名门,或者工作业绩不菲,又能怎样? 别人可能因为你有光鲜的履历而聘用你,但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只是牛气哄哄地陈述观点,丝毫不考虑别人建议,慢慢地,你会成为声音微弱的角色,因为别人感受不到你的尊重。被尊重,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
在部门合作中,缺乏同理心的人,很难胜任管理岗位。如果没有理解下属的洞察力,管理将是招致怨气丛生的土壤。
思维领域的世界级大师爱德华.德博诺先生认为,学会考虑别人的观点,是一个人通向智慧思考者的必备条件。否则,即使你再聪明,也是思考力匮乏的人。
同理心,是克服自私的一剂良药,也是人际交往的法宝,是通往幸福的必备要素。
孩子的幼儿园里,布置了一道题:哪些人节假日不休息呢?大家回答:环卫工人、超市服务员、建筑工人……
老师问:“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减轻负担呢?”
“都不去超市买东西啦。”
“不去超市购物,服务员阿姨怎么领到工资呢?这样不可以吧?”
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明白了,如果不往地上扔垃圾,环卫工人就会少辛苦很多;在超市结账时,少拿一些面额较大的钞票,服务员就会节省找零的时间,缩短顾客排队的时间…… 感谢孩子的老师,用心来引导孩子:同理心具有深刻的人生价值。
它不像醒目的成绩那样,彰显孩子的学习实力;也不像吹拉弹唱的技能,显示孩子的全面发展;但一道思考题,让学龄前的孩子学会了站在别人角度来看待世界。
Angela,是普通的也极具代表性的孩子:学业优异,却经常抱怨别人不顾及自己,工作不顺心,恋人有问题。我看到的,则是他们没去觉察对方的观点,容易指责、抱怨。体谅别人不是一味迎合,而是知己知彼,达成共识,是情商高的表现。
这个现象,暴露国内教育的现状:同理心的教育,是非常缺失的。我见到报了很多兴趣班,全副武装素质教育的孩子,和人交往中出言不逊,凡事都是对方的错……考试出类拔萃,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但如果不会尊重对方,容易埋下情绪和人格问题的隐患。毕业结婚生子,真正的人生考场是在生活中。
教育的核心,应该是首先培养孩子理解别人、尊重别人的能力,属于品格教育的一环。 在生活中,随处都是启发孩子思考的机会。
有时,孩子也会成为大人“同理心”的老师。在街边,因为找不到垃圾桶,我看到地上有很多废纸巾,犹豫是否将手中纸巾“同流合污”。孩子急了,说“环卫阿姨的腰都要累酸了,甚至会得病!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垃圾桶。”我立刻收回杂念,直到找到垃圾桶放纸巾进去。
同理心,还可以帮助人达成目标,谋求成长。
2015年,87岁的李嘉诚先生在汕头大学演讲时提到“同理心,有无可量度的威力,它是世界上最值得投资的“储备货币”。具有同理心的储备,才知道自己是一个“求存者”,还是一个“求成者”。在“求存者”的眼里,一切都是“谜”,但“求成者”却不同,即使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世态中,依然懂得解码的方法。
求成者思维是包容的、拥抱新知识,新领域;使命感令他们谦卑,而不妄自菲薄。 一个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在责任的路上,活出丰盛、快乐和充满尊严的人生。睿智如李嘉诚,如此高度评价“同理心”的重要性。他历经磨砺,也曾深深得益于同理心,才不遗余力地和后来者去分享。
奥黛丽.赫本也是世界知名的具备同理心的人。她说,魅力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
赫本的美,不仅是光彩耀人,而是因为她发自内心地尊重普通人,关怀弱势群体,而被世人敬重。
国内教育环境下,升学压力让学校教育更注重知识灌输;家长才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最佳人选。所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的同理心,如何呢?有没有对孩子言传身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