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经常跟我说“你真的是什么事都容易往坏的方面想,这真的很不好。你要是看过《吸引力法则》,你肯定凡事就多想好的方面,事情就会越来越好!”
说真的,我没看过这本书,但是我知道凡事都有高低起伏的发展状态,否极泰来,祸福相依,也许我更喜欢看到事情的两面性。
这就是大家所谓的乐观派和悲观派吧,乐观的人往往拥有积极的心理暗示,因此他们也更加快乐和自信。而悲观的人则常常用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得他们更容易消沉和自卑。
今天就来说说这个神奇的心理暗示——潜意识,它让我们的孩子爱上学习,可以有哪些启示。
潜意识,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那么潜意识对我们的人生和生活都有什么影响呢?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他对一个已经宣判死刑的囚犯说:“我们这次选择放血的方式为你执行死刑,你的血液会用作科学实验研究,当做是你人生最后对人类的一种贡献。”死囚点点头说:“我这一生犯下太多无法原谅的罪行,如果我的血液能帮助到科学研究,也能减轻一些我内心的罪恶感。”
于是,心理学家安排死囚躺在一个小房间的床上,一只胳膊透过单向玻璃,伸到隔壁的房间去。在死囚的房间里,看不到外面发生的一切,只能听到各种器材碰撞的声音,心理学家和助手紧张的忙碌着做准备,不久传来心理学家和助手的对话,助手问:“准备5个盛血瓶够用吗?”心理学家回答道:“恐怕不够,这个人块头挺大的,血量应该不小,准备7个吧。”两人话音刚落,死囚只感觉自己的手臂被人用刀尖划破。温暖的血液从血管一滴一滴地流进瓶子里。死囚感觉身体里的血液正在一点点地流出体外,对死亡的恐惧越来越强烈。等到血液滴到第三瓶,死囚休克了过去,到了第五瓶,死囚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完全死亡,并且它的死亡症状和失血过多而死完全一致。
其实,心理学家和助手的对话,只是为了给死囚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他相信,放血死刑正在执行。事实上,所谓刀尖划破手臂和血液正在流出体外都是假的,连血管都没被划破,而那温暖的血液只是在他手臂上放置了一根流淌热水的细管!这一切关于放血的对话,营造的声音以及感觉都是假象,他并未失一滴血,可最后为什么死囚还是死了呢?
因为强大的心理暗示,让他死于内心的恐惧。
这个例子说明了消极的心理暗示,对我们人生的危害和破坏力绝非一般的小。
所以,如果我们父母不停地和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个猪脑子”,孩子听多了,他的潜意识接收到的也是自己很笨,自己就是猪脑子,他就真的变成了很笨,不爱学习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一直强调,孩子骂是会被骂傻的,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这样做了。这是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相反,我们要不停的给孩子做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影响孩子的潜意识。
人的心理非常复杂,意识活动经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根据心理暗示的程度,改变着自己的行为。面对困难,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改变心态,调整心情,微笑着面对一切;消极的心理暗示,却常常会让原本举步维艰的困境变得更糟糕。
如果孩子在遇到学习的困难时,他是给自己加油打气,还是责怪自己,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在考场上异常紧张的学生,面对试题脑袋一片空白,明明都学过却无从下手一点解题思路都没,此时如果他的潜意识给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别紧张,这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它不代表我真正的实力,我只要把我知道的答案写出来就好了。”等他镇定下来,他就可以回忆头脑中的知识了。可如果他是用消极的心理暗示:“我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今天肯定是要考砸了,完蛋了,全部都不会!”好了,这场考试肯定以失败告终了,而且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也许都会受到影响了。
我曾经也不断地通过自我暗示去完成很多考试,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考驾照到了科目三的路面考,当时是和几个同事一起报名参加的。我们一早起来赶往考场,抽序号发现我是排在最后。前面的几个同事都从考场上灰溜溜的下来——他们都没通过考试!按理说,我应该是非常紧张的,因为一起来的全部都没过,我应该也过不了。可是我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不断在心里给自己打气默念:“你一定会过的!你一定会过的!你平时就练的很好,况且全部都没过,教练总是要给少数人过的吧!嗯,我就是那个必过的人,加油!”正是由于自己的积极心理暗示,让我不再紧张,迅速进入状态,当我上车时,我是面带微笑并且坦然地和考官问好,我清楚的记得当时考官回头特地看了我一下。我后来回想,大概前面几个同事因为太紧张了上车连基本的问候都忘了,更别说该先挂挡还是先打灯还是先干嘛了,而我是轻松上车微笑问候,首先给人的印象就很不错,再加上思维清晰也没出错,所以最终成了同一批去考而唯一通过的人。
所以,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调整心态,让生活充满可能性,给予他人积极的暗示,也可以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经常给孩子鼓励和表扬,他自己就会相信我能行,他就能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并取得胜利。我们要经常性地给孩子一些积极而正面的心理暗示,孩子一旦沐浴在自信的光环之中,将产生无比巨大的推动力。
从今天开始,各位父母做到以下几点:
1、多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反复给孩子暗示;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 就多暗示他这方面的优点。
2、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都真诚地和他说:“孩子,你能行!”
3、不要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缺点,这也是消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