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在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辖区内的小月河畔,元大都城垣遗址下,有一群中老年人在随着音乐跳舞。仔细一看,好象这舞蹈既不是常见的广场舞,又有别于一般的太极拳、太极扇。不明就里的行人总要驻足打听一下,这是什么?
其实,这是一种秧歌,但又与一般的秧歌不同,它叫李秀英按摩秧歌。说起这个秧歌来,话就长了,得分几头一一道清。
对于秧歌,大家都比较熟悉,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而按摩又称推拿,古称按硗、案杌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逐渐总结认识和发展起来的。约在几千年前,我国祖先就为按摩奠定了基础,并逐步形成我国的按摩学科。
因此,按摩秧歌,就是把这两种古老的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穴位按摩的新元素,诸如:单臂伸展、金刚揉球、飞鸟亮翅等按摩穴位的动作,通过蹲裆、甩臂、转圈儿、蹭肩等动作套路,在一扭一按之间,每活动一处,都是包含着对穴位的按摩,有补气、壮脾、养颜、益肾等功效,既是文化娱乐活动,又是体育健身活动,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
因为这是一个叫李秀英的妇女创新发起的,所以被叫李秀英按摩秧歌。李秀项40岁那年,她因脑血栓瘫痪在床。不得不离开她心爱的工作,退休在家养病。随着家人的悉心呵护,她的病情一天天好转,李秀英终于可以在亲朋的搀扶下散步了,语言能力也逐渐恢复了。一天她来到小月河畔,想着自己正值风华正茂却有此重病在身,她不禁心绪黯然。这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关切的询问了她的情况,这位老人是王步云教授。王教授耐心地开导她、鼓励她,使她精神振奋起来。王教授的一席话,让李秀英思想豁然开朗,同时也让她开始琢磨战胜病魔的方法。李秀英曾经是个骨科大夫,对人体经脉、骨骼都比较了解,于是她就结合自己的骨科大夫的经验,以人们耳熟能详的秧歌作为载体,把按摩技术揉进健身操,经过三个月的潜心揣摩,编练出一套按摩秧歌。
从那以后,她就与按摩秧歌结了缘,坚持锻炼。一段时间以后,她不仅战胜了病魔,而且身体越越健康。于是,她便开始把自己的按摩秧歌推广出去,把许多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姐妹聚集在一起,组织了李秀英秧歌队,天天热火朝天地跳了起来。在秧歌队中有曾经患过病的病人,也有身体虽无大病,但也经常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的人,那满头白发的老人也加入了进来。按摩秧歌使她们摆脱了身体的病患,抛却了不愉快的心情。经过经年累月的锻炼,她们个个身体健康,精神焕发,心情愉悦,好像年轻了几十岁。
而李秀英按摩秧歌队,不仅在北京市各项群众体育、健康活动中获得表彰,而且还被列为了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