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莫奈画,专看塞尚错,透看梵高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得到App听书国庆7天挑战赛笔记26•《如何看懂印象派》

文/sd别有余味

丰子恺《如何看懂印象派》一书,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印象派的发展脉络,结合艺术家的个性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点明了印象派与艺术史的内在联系。

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到70年代的法国巴黎,是一群反对古典学院派的年轻艺术家探索出来的画风,主张在户外自然光线下,描绘身边的真实生活。

它的诞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的自由。二是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三是照相机的出现绘画不再需要原始记录,而是可以表达出更多的感情色彩的。从而可以从具体走向抽象。

1874年,印象派画家举办了一场名为“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展”的展览,这场展览被后世称为印象派第一次画展。展览一经推出,就遭到了学院派评论家和大众媒体的炮轰,其中莫奈的《印象·日出》被嘲讽道:“如此粗糙,还不如一幅未完成的草稿,可能是凭印象画出来的”——印象派就此得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莫奈被作者称为“光的诗人”。为了快速捕捉光影变化,莫奈发明了“颜色分割法”,即不调和颜料,直接快速地涂抹在画布上。莫奈晚年隐居在吉维尼,创作了大概250幅《睡莲》。有时候,为了捕捉到同一片水域在不同光影下的效果,莫奈会一次架起好几块画布同时作画,阳光明媚的时候画这幅,一朵云彩飘过时画那幅。看他的画要退后一点看才能欣赏到那种美。在欣赏《睡莲》时,我们会得到一种梦幻般的沉浸式体验,这也是莫奈通过作品在表达:一幅画不仅可以是用来看的,也可以是用来体验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塞尚被称作“现代主义之父”,因为他是第一个用“双眼”作画的人,提出了“双眼视角法”。他认为在描绘一个物体的时候,起码应该从两个视角出发去观察。

比如,他画一个平放的水果盘子,观察视角是从盘子侧面出发的。按科学透视的原则,盘子在画面中就应该是侧面那窄窄的一条。但是塞尚会故意把盘子朝观众再倾斜20度,让盘子里的苹果多露出几个。这样一来,虽然对物体外形的描绘上不那么精确,但整个画面却显得特别充实和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在欣赏塞尚作品的时候,不用总想着哪里画错了,反而要看他是怎么画错的。

在作者眼里,没有哪个艺术家能像梵高这样特别。作者将艺术家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纯粹的艺术家,也可以叫做技术家。我们欣赏他们的艺术的时候,只需要面对作品,不太需要去了解艺术家的个性和具体生活状态。还有一类艺术家,不那么纯粹。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艺术家。在欣赏这种不太纯粹的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人。梵高就属于后者。

梵高的一生只有短暂的37年,大部分时间饱受贫困、孤独和精神疾病的折磨。更具戏剧性的是,梵高27岁才开始学画画,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画了大概900幅油画和1100幅素描,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比如《向日葵》《星夜》,都是他在生命最后两年、精神状态最差的时候创作的。

梵高借鉴了浮世绘中的夸张构图,综合了莫奈的“颜色分割法”,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撞色,使作品总有一种绚丽奇幻的戏剧表现力。梵高创作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风,在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和躁动。

(参考三木解读,脑图:摩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岁末年初,人们问的最多的问题:2017会更好吗? 翻出2005年的文字。内容无关跨年,含义或许可以借用。无关乎哪个...
    joanren阅读 11,260评论 21 73
  • 南方的树叶还是绿色的,但是我每天都很困,I'm lost
    hello_world小笨阅读 3,251评论 0 1
  • 当针对生活之痛的 那种缓解偶尔失度之后 我常常会采取沿街暴走的 形式来消释胸中的块垒 而此时此刻的异乡城市 在我的...
    卢西弗阅读 1,027评论 1 2
  • 1969年7月 柏克莱的加州大学 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 邀请爱玲 担任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于是爱玲从波士顿搬到了...
    白卷儿阅读 5,57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