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在冲动选择后再试着让自己不后悔,因为后悔与否不在于你选择之后你做什么,而在于当下你选什么,所以,你只能选那些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周末上午十点,我听到我爸和舅妈谈到我的工作,说她的东西都是她选的,从小到大都是她选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讲这句话时带有自豪感,我也有同样感受,觉得这是一句赞扬的话。
我不放弃钢琴是自己选的。当时我憎恶练琴,觉得自己弹得没有进步,找不到方法,所以烦,谁要提起练琴我肯定就摆脸色给他,当时所有亲戚都很不解,说你这么讨厌它,干嘛还要学浪费钱?放弃吧,别去上课了。
我不知道跟谁较劲,就是不放弃,我可以恨它,我可以砸它,我可以几个星期不去摸它,但是不可以放弃,我不肯想象钢琴永远离开自己生活是什么样子。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个很奇怪的心理。
所以考武汉音乐学院也是自己选的,当时家人想让我考新加坡的音乐学院,但是由于自己觉得麻烦,也不愿意让家人出很大一笔钱,所以我选择考武音。
然后是选专业,当时包括我专业老师在内,所有大人都不看好我考钢琴系,因为钢琴系很难考……他们想着音乐教育或者音乐学还是可以考一考的,但钢琴系,你真的要考钢琴系?考不上怎么办,可我还是坚持想去钢琴系,当时想,音乐学是个什么东西,音乐教育是个什么东西,钢琴系那才是王道,那才有个音乐学院的样子,那才算没对不起我十几年的学琴生涯。
所以要选择钢琴系,不可以选择别的。
但还是一样的,讨厌练琴的要死,和老师闹别扭,罢课,不想让家人看到自己努力练琴的样子(又是奇怪的心理),所以偷偷练琴,平常装出一副很不在乎不焦虑的样子,大人当时可能觉得要吐血了,但其实我心里是很着急,很想弹好,很想考上的。
顶着“这人绝逼考不上”的压力,然后我考上了。当时很多亲戚都惊讶,说你都不练琴怎么还能考上,我爸妈说我走狗屎运。
我觉得有点运气,不过那时连自己私底下都没好好练那么一下,运气有个什么用。
然后上大学了,没住校,这也是我选的,父母是非常看不爽我走读的……在家的感觉简直是难熬,天天被家里人挤兑,但是我就是很厚脸皮的继续选择走读,开始自己做游戏玩,也不为了什么,一头热血觉得自己牛逼然后想证明自己确实牛逼,只是证明给自己看而已,然后遇到了A组,然后误打误撞进了中国同人原创圈子,然后认识了CA一帮人……
顶着“不务正业”的压力。
直到大二时,我住校了一段时间,还是蛮开心的。
我做的选择,都是我知道一旦做了,就不会后悔,或者说确定此选择带来的后果和压力我可以承受我可以解决的选择。
然后恋爱了,恋爱也是自己选择的,磕磕绊绊的,顶着各种压力,从顶着对象“你翻我手机这毛病绝逼改不掉”的压力,进化到“我觉得我爱不起来”了的压力,进化到“我父母觉得你矮不漂亮我们不能结婚”的压力,进化到“我有更好的对象了你可以滚了”的压力,我都从来没有做“放弃”的选择,所以我一路承受着对方的选择,所以只能是我接受别人的选择带给我的影响,我对此没怨言,接着呗,反正不是我的选择,错了,后悔的也不会是我。
后来顶着“不知道会不会又被伤一遍”的压力,我选择复合了,正因为我选择了在一起这一条路,所以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想问题,看对方的心态,在自己选的这条路上,努力的去修一个正轨。但后来还是……
罢了。不是我的选择,在我确定自己还喜欢的时候,我不做放弃的选择,唯一选择放弃就是当对方做了选择,证明自己是个贱人的时候,我就会说:OK,既然是贱人,那我选择拜拜,就像弹鼻涕一样,这个总可以选了吧。
人一生就在逆风中爬山,逆风就是生活,包括你生存的国家,父母的影响,周围人的言论,大环境,等等等等。山就是境界,山脚上境界低,看到的只能是周围的风景,越往上走,境界越高,视野越开阔,能看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好像到山上去挺难的,你看又是逆风,又是陡峭的山壁什么的,但是我的人生哲学就是,你不要被生活推着走就好了,你有腿,腿上有肌肉,肌肉能爆发力量,纵然逆风是很强劲,但是人的肌肉还是可以和风抗那么一抗的。我是说,没有人把你的手绑起来,没有人把你的脚绑起来,你明明可以自如运用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要cos残疾人,动都不动任凭生活,外界,周围人的言论把你拉到山脚下把你固定起来?
所以那些看似都是外界的原因,其实都是你潜意识里不想让自己抗罪,把罪过都推给外界的借口而已,除非你真的是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