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世族出身,看不上宦官出身的曹操。司马懿名气很大,曹操派人去请他出山,他推说有风病,不愿意出来辅佐曹操。
有一次,天下雨,外面晒着衣服,司马懿就起身去收衣服,被他家一个丫鬟看见了。司马懿害怕了,不是装作不能起床嘛,怎么能收衣服呢?他怕这个消息走漏出去,就把丫鬟给杀了。你看,司马懿手段很狠,做事很果决。后来曹操说,你不出山我就派人把你抓来,他只好出来了。但在曹操手下,他并不活跃。
司马懿
我们在《资治通鉴》里的曹操时期,只看到两个司马懿的故事,一个是得陇望蜀,一个是对关羽的评估。这都跟蜀汉有关系。也就是说,曹操的晚年,司马懿才开始露头,来了一点计策,这两招都是高招。
第一次是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拿下了汉中之后,司马懿建议他进一步去攻取成都,曹操急着要回师,没有去。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自封汉中王,夺取了汉中,关羽在荆州响应,动作很大,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洛阳附近的一些草莽武装,都响应关羽的行为搞得曹操都想迁都了。司马懿建议曹操稳住阵脚,他说,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并不是关羽的军威如何,只是由于下大雨,不是我们军事上不行,所以不要急于迁都;再说,关羽搞的响动这么大,孙权一定不愿意,我们不妨跟孙权联合,鼓励他从背面抄关羽的后路,答应将来把江东封给他。后来曹操就是按这招做的,关羽被杀。
曹植与曹丕争位过程中,司马懿支持曹丕,因而曹丕时期得到重用。到曹叡时期呢,他是主要的统帅,对付蜀汉。平定辽东,带兵打仗。曹芳时期,他受托为顾命大臣,与曹爽一起辅政。
齐王曹芳即位那年,才八岁。司马懿跟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刚开始,两人合作得很好,他们各统精兵三千,轮流值宿,共执朝政。问题出在曹爽身边的人物,何晏、丁谧等出谋划策,说重要的权力,不可以委于别人。于是,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书,升司马懿为太傅,罢录尚书事了,名头好听,可是,实权没有了。这样就把司马懿排挤出了权力中枢。排挤司马懿的同时,曹爽用自己的亲信担任朝中要职,曹爽的几个兄弟也都掌控禁军。两人辅政,变成了曹爽大权独揽司马懿靠边了。如果曹爽有独自辅国之才,为什么当初明帝不放心?要能干的司马懿共同辅政呢?现在曹爽大权在握,内心膜胀,觉得可以踢开司马懿了。
曹爽大权独揽,更改朝章,还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虽说是因为皇帝年长了的缘故,但是太后肯定心中不爽,这个心结使她有可能被司马懿所用。
随着曹爽志得意满,从正始八年(247)开始,司马懿就称病请假在家,不与政事,撂挑子了。曹爽对此也不是没有怀疑,曹爽曾经让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的病情。李胜说,天子命他出任荆州刺史,现在特来给太傅辞行。司马懿知道来意,故意装傻,表现得耳聋体弱,思维混乱。侍女进粥,他装作手抖不能持匙,喝粥也故意洒得满身都是,还说自己死在旦夕,希望大将军多照顾自己的孩子。李胜这一看,老头子都病成这样了,回去跟曹爽他们一说,曹爽就放心了,觉得司马懿老态龙钟,状如朽木,都安排后事了嘛。
曹爽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他想排挤的对手远比他自己有本事有谋略;第二,他信任的帮手都是轻佻狂妄之人第三,有本事的人,如号称“智囊”的桓范,曹爽却不相信。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还有曹爽本人并不过硬,他骄奢淫逸贪恋富贵,大权在握,却不懂得用权,自然就会给司马懿留下翻盘的机会。
曹爽兄弟经常一起出洛阳城游玩。桓范提醒他,你们起离开京城,一旦有人把城门关了,不让你们回洛阳,控制不住局面,怎么办?曹爽不以为然地说,谁敢呢!
嘉平元年(249)正月,真的就出事了。十年前的正月,魏明帝托孤,十年后的正月初六,皇帝曹芳带着曹爽兄弟到城外高平陵去拜谒皇陵。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首先,他以皇太后的名义,关闭城门,拿出武器,给城外的皇帝送去表文,指责曹爽背弃顾命、祸乱国典、内则僭拟外则专权、伺察至尊、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要求皇帝罢免曹爽及其兄弟的兵权。
司马懿还给了对方一个诱饵,说你只要交出兵权就可以了,我们指洛水为誓,保你性命无虞。并且特地派曹爽信任的官员尹大目传达这个信息。曹爽就犹豫了,第一,鱼死网破跟司马懿拼命的话,怕自己干不过;第二,死拼的话,舍不得在洛阳家中的娇妻美妾、金银财宝。曹爽犹豫了一宿决定投降,以为若乖乖认输,交出兵权,也许司马懿会留他一条命,做个富家翁得了。
老谋深算的桓范特地跑出城外,劝阻曹爽,并且跟他讲,匹夫手上只要有一个人质,就会作为砝码拼死一搏,何况你跟着天子呢?像你现在这样身份,你即便投降,怎么能回去过平静的富家翁生活?你看看,这儿到许昌,不过半宿路程,许昌有钱财、有武库,周边有屯田,我也带着大司农军印,你只要挟持皇帝到许昌去,我们就能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来勤王。桓范要曹爽以天子的名义直接与司马懿对着干!可是,正如蒋济跟司马懿讲的,桓范虽然有智慧,但是曹爽一定不会听从的。所谓“驽马恋栈豆”,是说曹爽目光短浅,不想吃苦拼斗,他那点儿出息,就想守住现有的荣华富贵。蒋济是对的,桓范看错人了。桓范痛心疾首地哭着说,曹子丹(曹真)何等英雄,生你这几个兄弟,真是猪狗不如啊!
最后,曹爽束手就擒,司马懿却没有兑现不杀的承诺。曹爽等人都以谋反罪被杀。曹魏的大权完全掌控在司马懿手里了。
从曹操开基,到曹丕建国,曹魏的国运,命途多舛,至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掌握政权,离建国不过短短二十多年。这不仅仅是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奸诈阴险,还因为曹丕和曹叡,没在国家制度上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选择,他们片面接受了东汉末年的教训以致“大权偏据,社稷无卫”。秘书治国,在一个小圈子里理政,自然会人亡政息。当然,重要的还有,第三位皇帝曹芳年纪太小,又没有经国之才,否则,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年届十八如果是英雄的帝王,已经是显山露水了。汉武帝十六岁即位的,北魏的那几个开国的,像拓跋珪、拓跋焘都是十六七岁即位干事儿的。所以在集权时代,领导人个人的才能智慧,在国家的安全与治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