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某节公共课后,有同学同我一道挤入狭窄的通道,我下意识的靠边让他先通过,却接收到他对我的让步的奇怪质疑。
再往前两周的周末,我拉着小尺寸行李箱出去,滚轮摩擦地面的声音使我烦躁,怕是这摩擦声打扰在我周围走路的人,便一路拎着,路遇相识的好友见我并不轻松地拎着主动张口帮我拿,我却当即拒绝,称这点问题无需劳烦他人。
更是总会在出门前检查物品,带上纸巾、湿纸巾等小零碎以备万一,大概从我这个习惯建立以来,就仅有我的东西去帮助他人,而绝无我有需求而无物应对,以至迫不得已劳烦他人借用物品。
距离感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曾在阅读中知晓,丹麦人因为土地广袤、人烟稀少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要求极为严格,如果公交车上仍有空座位,而你选择坐在紧挨他的位置,就会被视为侵犯其私人区域范围,即使是在排队等候时,他们,如果是不相识的个体,都会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保持大概几米的距离。
事实上有这样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
(1) 亲密接触 (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 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 私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 45-120cm)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 礼貌距离 (social distance 120-360cm)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 一般距离 (public distance 360-750cm)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一米的距离并不夸张,如果有不够熟悉的人在非拥挤状态下,与我的距离小于一米,甚至逼近五十米,是会让我倍感压力而心生厌恶的,而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感知力(敏感or不敏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舒适距离”,人与人的摩擦由此而生。
也许你会介意突然闯入你生活,打乱你作息的那个人,而我甚至会介意突然摁响“舒适距离”戒备警报铃的那个人,我会不停的“不要不要,不用不用”去拒绝,会不停的“没关系没关系,非常感谢非常感谢”去反馈,这是我的处事方针,这是我的礼仪规范,我想要人与人总是达成不亏欠的和谐状态,想要尽可能破除繁复交织的人情关系。
问题的根源是自我的明晰,我不由自疑:你在使用你所说的礼仪的时候更多的是出于内心里对对方的尊重,还是出于自我“有礼”的一种表演?
是将自我主动将自我移出交际圈,是将自我主动排除繁冗情愫执着更单一的交际方式。飞蛾扑火非我所为,浅尝辄止为我常态。开始是一种自我的克制:能够自我应对的事物便不要劳烦他人帮助,能够自我处理的问题就不要使他人被惊扰。而后演进为一种畏惧:麻烦别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打扰到别人更是不能被容忍的问题。
你会有这样的时刻吗,心存戒备的致谢,圈定范围的拒绝。
希望有所理解,虽然是生为群居动物的我们,更是性格迥异的独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