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位权第二十
民无所好,君无以权也;民无所恶,君无以畏也;无以权,无以畏,则君无以禁制也;无以禁制,则比肩齐势,而无以为贵矣。故圣人之治国也,因天地之性情、孔窍之所利,以立尊卑之制,以等贵贱之差,设官府爵禄,利五味,盛五色,调五声,以诱其耳目;自令清瘘昭然殊体,荣辱踔然相驳,以感动其心;务致民令有所好,有所好,然后可得而劝也,故设赏以劝之;有所好,必有所恶,有所恶,然后可得而畏也,故设罚以畏之;既有所劝,又有所畏,然后可得而制;制之者,制其所好,是以劝赏而不得多也;制其所恶,是以畏罚而不可过也;所好多,则作福;所恶多,则作威;作威则君亡权,天下相怨;作福则君亡德,天下相贼。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德共则失恩,威分则失权,失权则君贱,失恩则民散,民散则国乱,君贱则臣叛。是故为人君者,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
大意:
人民如果没有喜好的事情,也没有害怕的事情,就没办法制约。不能制约人民,君王就不能显贵。所以圣人治国,根据天地的性情,人民的欲望,立尊卑之制,用来区分贵贱等级。设官府爵禄,用好吃的好看的好听的来诱其耳目,使得清和浊明显不同,荣和辱有明显的差异,以感动人民的内心。一定要让人民有喜好,有喜好就可以用奖励的方式来勉励;有喜好就必定有厌恶,有厌恶就有害怕,就可以用惩罚的方式来管制。奖励和惩罚要适中,不可过度。圣人管制人民,使人民有欲望,但不能太过分;使人民敦朴,但又不能没有欲望。拿捏得好,为君之道就很完备了。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是因为有道德,君王之所以成为君王,是因为有权威。道德和权威都不能与他人分享,分享道德会失去恩惠,分享权威会失去权力,失去权力会使君王低贱,失去恩惠会人民涣散。人民涣散则国家会乱,君王低贱则大臣会叛。君王要牢牢的把握住道德和权威,这样人民和大臣才能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