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到,此改过之要机也。
俗话说:如果生活让你看不到希望,那就去寻找恐惧,然后逃离。
01 为何改过难?
因为不愿走出舒适区,我们已经习惯了。
我们习惯于骂人、碎碎念,习惯在发脾气后,自我原谅。
这种习惯就是舒适区。
甚至于我们内心深处不愿改过。
02 改不掉的是行为背后的爱
比如:有一位心理学家,他的父亲抽烟上瘾始终戒不掉。
后来经过疏导发现,爸爸戒不掉烟草的原因是:抽烟让他感到放松、感觉到安静。
抽烟是他爱自己的方式,戒烟就是断掉自己。这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事。
再比方说:我们为什么改不了发火?
发火时你会说:别惹我!不要再动我的东西!闭嘴!
其实底层逻辑是:
别惹我!闭嘴!(你伤害了我);
不要再动我的东西!(我们把“我的”看成“广义的我”)
行为背后都是爱,爱自己。
03 我们是好人,却不是有智慧的好人。
我们活成了圣人口中的“老好人”,却未必是是有智慧的好人,起码在改过这一点上。
因为善和恶是不能共存的,恶的力量大,就会压住我们的好种子。
比方说,如果我们妄语的习惯很强,就会压抑自己的诚实。没有戒掉妄语,始终都会障碍诚实的语言。
所以,只有首先改过,然后才能积德。
改过首先要具备三种心态,第一就是耻心。
03如何生起耻心?
首先,要找一个榜样,最好的榜样是古圣先贤。
圣贤如何在一生中成就无边的利他事业,为千万后人所景仰。
其次,我们以人身造恶,让自己一身瓦裂。就像一个人裸体行走而不自知,自甘沉沦。
再次,对比之后,我们在心中生起惭愧之心,羞耻之心,在内心生起力量。
这个世界没人愿意去做一个渣滓,谁都想好,只是向善的心和向恶的心哪一个力量更大?
用耻心,开启人生的正向循环。
04一个故事
有位妙高禅师,修行非常用功,昼夜不息。
为了对治瞌睡,跑到妙高台边跏趺而坐。下面是万丈深渊,如果打瞌睡一头栽下去就没命了,以此警戒自己不要打瞌睡。
有一次打瞌睡时真的掉下去了,被“护法韦驮”所救,因此生起一念慢心。
这时护法说:“因你有这一念的贡高我慢,我二十世不再护你的法。”
听罢,妙高禅师痛哭流涕,惭愧万分。
可他依然坐在妙高台上修行,不久他又打瞌睡,一头栽下去了,再次被救。
问原因,护法韦陀说“因你一念惭愧心,已超过二十世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一念惭愧,一念耻心,可以跨越时间,净化无边罪业。
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哉”,羞耻心是改过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