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购基金时,总感觉有好多名词都搞不太懂,比如基金净值 、基金报酬率(含息报酬率、不含息报酬率)、基金规模、基金单位数等。本文将一步一步带您了解这些看似复杂其实很直观的基金名词,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基金是集合众人资金,并由专业经理人投入金融市场获取报酬的投资工具。既然是「集合众人资金」,就必须分辨每个参与者的投资份额有多少,当基金资产增加或减少时,才能知道每位投资人应该拿回多少钱。因此,为方便记录投资人的份额,基金会将净资产价值切分成好几等份,每一等份的价值也就是 基金 的「单位 净值 」。
其中,「基金净资产价值」的金额也就是「基金规模」,是由基金公司的会计人员于每交易日市场收盘后,将基金的全部资产,依市场价值计算加总,并减去所有负债及相关费用后得出。
而基金切分的每一等份则称为「单位」,一档基金总共切成了多少等份,就是基金的「总发行单位数」;而基金的申购、赎回,就是透过买卖「单位」来交易,当投资人向基金公司申购基金时,总发行单位数就会增加;反之,赎回时总发行单位数便会减少。
此外,基金每一单位的价格,即为每一等份所代表的资产价值,称作「基金单位净值」。由此可知,只要知道投资人持有多少单位数,就能分辨每位参与者对基金资产的持份了。
基金净值 怎么算出来?
由于基金单位净值是每一单位所代表的资产价值,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净值的计算方式即为: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发行总单位数
在基金发行单位数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基金净资产价值增加,净值便就会上涨;反之,基金净资产价值减少时,净值则下跌。
例如:若一档基金发行了10,000个单位数,且总资产规模为 1,000,000 万元,基金单位净值便为 100 元(1,000,000元 ÷ 10,000个发行单位)。在发行单位数维持不变之下,当基金总资产因投资标的市场价格上涨,成长到110 万时,单位净值便上升到110元;若是因为有投资人申购基金,而使基金总资产成长到 110 万的同时,发行单位数也增加为11,000个,那么单位净值则维持在100元。
由此可知,让基金净资产价值发生变化的情况有2种:
1.基金资产的市价变动,导致基金总资产增加或减少,单位净值也随之改变;
2.投资人申购、赎回基金造成基金规模改变,发行单位数也随之增减,但单位净值维持不变。
因投资人在申购、赎回基金,是以「基金单位净值」向基金公司买卖需要的「单位数」,基金的总发行单位数也会随之增减,所以与股票不同,大量投资人申购一档基金时,并不会推升基金的单位净值。
基金报酬率计算方式
衡量基金的投资成果和绩效,最主要的指标就是「报酬率」。报酬率是指「投入资金的变化幅度」。我们可以从基金单位净值的变动,来看出基金在一段期间内的报酬率:
基金报酬率(绩效)=(结束日净值 – 开始日净值)÷ 开始日净值*100%
若一基金原本净值为100元,经过 3 个月后,净值上涨为110元,那这档基金这 3 个月的绩效即为 10% ( (110 – 100) ÷ 100 * 100%)。
基金报酬率有两种:含息与不含息
由于基金在收益分配时,会将每单位的配息金额从基金净值中扣除,并将资金拨回到投资人的口袋中,因这些钱仍属于投资人的资产,因此在评估配息基金的报酬率时,只用净值计算就会失真。
举例来说,当基金净值从100元上涨为 110 元,此时基金每单位配息10元,所以配息后基金净值为100元(= 110 – 10),而 10 元的配息金额会拨回至你的银行帐户内,因此你的资产还是有110元。
如果以净值直接计算报酬率的话,(100-100)/100=0%,显然不是真正的投资报酬率,只能称为「不含息报酬率」。在计算真正的投资报酬率时,要记得把配息加回来,以总资产来计算「含息报酬率」,也就是(100+10-100)/100=10%,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基金的「含息报酬率」计算方式如下:
基金「含息报酬率」=(结束日净值 – 开始日净值+每单位配息金额)÷ 开始日净值*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