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上,全班同学都去操场上做游戏了,只有小郭一个人被留在了教室。看着同伴们个个兴高采烈的神情,小郭眼里充满了羡慕。
去年小郭还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还能回答几个问题。虽然完成的质量不太好,准确率也不太高,但,毕竟还在参与学习。可是短短一年他就啥都不会了:做题总是出错;上课走神,小动作严重,作业经常不写。
为什么会这样?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孩子之间的差异还不太明显。即使习惯再不好,因为知识单一,有老师强推着,有家长催促着,考试时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
到了高年级知识点越来越多,光靠小聪明已经掌握不好了,而由于前面几年形成的坏习惯积重难返,势必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严重。
这种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在平时得到的往往是消极暗示。比如小郭,每次作业人数不够,同学们总是猜测说是他没交;每次考不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批评几句,家长也会针对学习习惯与成绩狂批一顿。这无形中在暗示小郭,他是差生,他拖了班级后腿,他让家长脸上无光。
长此以往,小郭自己也从内心认为自己就是差生,与别人有着天壤之别。外界的暗示和内部暗示一旦形成,他就会认同自己越来越堕落的行为,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有的家长并不注意暗示的力量,当着孩子的面说:“我家孩子作文不好,总是让我帮他写。”那他的作文真的会越来越糟了;如果你跟朋友介绍:“我家孩子内向,见人总不爱说话。”那他下次见了人,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如果你经常跟别人念叨:“我家孩子不爱吃菜。”那他很难喜欢吃菜。
既然暗示的力量如此强大,那我们不妨好好利用它,多给孩子些积极的暗示。
小洋同学,这段时间上课可积极了,作业比以前质量好多了。因为前不久,他写的小作文被老师在班里当成范文来读了,而且是与班里的两个优秀生的作文一起。末了老师总结说:“这些优秀的学生之所以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文来,跟他们的平时积累有很大关系。”小洋顿时眼睛一亮:原来我在老师心中是优秀学生。
恰巧老师又把他调到了与班里第一名坐同桌,平时收发作业什么的,老师也总是有意无意地让他和同桌一起去做。小洋越发觉得自己与同桌是一个档次的人了,于是各方面都以优秀生的标准要求自己。
我家孩子在读中学之前,总爱看各种地图,我与他爸好多次说过:“你上了中学,地理这门课肯定能学好。”果不其然,他第一次考试地理就考了满分,以后次次考试地理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还总嚷嚷特别喜欢上地理课。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以积极赞美的态度暗示孩子,他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相反以消极批评的态度暗示孩子,他很可能会朝着你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台湾文学家林清玄在读高中时学习很一般。有一次去老师家吃饭,老师很严肃的告诉他:“我教了五十年书,我用生命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听了老师的话,林清玄很感动,此后便发奋读书。虽然后来他才知道,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老师家吃过饭,老师也都对他们说过你将来会成功的话。但就是因为老师的这番话,给了林清玄写作的勇气,并多年坚持直至成功。其实林清玄的老师就是在用积极暗示的力量去鼓励自己的学生。
当然积极暗示不是一味的去夸奖,而是针对孩子的弱点巧妙的引导,从内心出发去帮助孩子,不流于表面。
孩子是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暗示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在生活中,孩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无数的暗示。
所以,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少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孩子走上通往优秀的光明大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