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是朝气蓬勃、干劲儿十足的地方!二十八天的日更训练营就要结束了,回想忙碌紧张的每一天,感想很多。
日更活动中,自己是努力的、认真的、严谨的、积极主动的。虽然过程中磕磕绊绊,但和大家一样是坚持的。
仿佛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下子步入了大学生的行列一样,当自己以“无知者无畏”的精神,莽撞兴奋地挤入这个队伍的时候,感受到大家强烈的冲劲儿,在这种“大环境”的洪流中,作为一个“老小兵”,信心满满地跟着“跑”,虽有挫败,但是收获还是很多。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是自己“在路上”一直的信条。所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自有强中手”。
学堂的每一天,听到、看到很多行业精英的专业文章,严谨、深入浅出,令人视野开阔,读了长见识。
很多带娃的妈妈们或老师朋友们,通过她们的笔,带给大家各种育儿、教育经验;分享“斗法”、“攻心策略”的教育方式和体验,逼真写实、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脑洞出题、脑洞描述、以及每天的日更训练中,各种家长里短、悬疑惊悚等故事情节的剧情编撰跌宕离奇、刻画细腻、引人遐想(其中很多朋友已经是长篇大作的部分章节)。
各位老师谦逊认真的点评
每天“学堂专业老师”的点评是日更期间期盼关注的重点之一。
无论是对文章本身整体策划或架构的提点,还是对文字的描述或文法的指正,都会让人得到更广阔角度的认识,对之后文字能力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写作的重新认知
毋庸置疑:真正的写作是纯粹的、快乐的、流畅的、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是真情流露的。真正的优秀作品充满能量和营养、能引领人走出狭隘的小我、获得高站位、大格局;让思想深沉阔达、有启人之智、有悲天悯人般若智慧的。
写作者会随着自己的“心和眼”下笔,带领读者走进其意欲铺陈的画面,通过其“马良神笔”般的描绘,令人在其“爱恨情仇、忧思空无”之境,得到欣赏、享受、喟叹、思索、而后轻松、解忧、受益。
但,写作商业化后,这种纯粹就打折扣了。因为要顾及受众的感受和喜好,无形中就有了迎合、取悦;而对于没有打开“销路”者,更是得揣摩、考虑读者的反应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于是,写作就不能酣畅淋漓、随心所欲,失去了其“天然”的情调和意趣。
就如同现在能弹钢琴、会弹琴、取得了各种证书,并以此证书为证得到了更高“报酬(包括名利地位更多方面)”者很多,而真能称之为“大师”的却寥寥可数一样;能写会写者众,但真正有深度、有思想、能传世的作品却很少的缘故吧!
收成
首先,通过学堂集训,有幸认识了很多“同道中人”,感慨“技不如人”之时,很受鞭策;更渴望自己这个“追赶队伍的老小兵”能加紧脚步,更早更快的跟进优秀写作者队伍。
其次,对于写作这件事上,自己一方面想表达内心、直抒胸臆,另一面又希望别开生面,最终于二者实际交集时所产生的实践矛盾,要重新思考定义。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只有真切明白自己的劣势与短板,才可有的放矢更好去完善。
学无止境
“多写、多读”绝对是写作者最便宜的进步阶梯。
文字功夫“亮相”最见真章!就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这是厚积薄发的产出。
厘清思路、确定方向、然后深入推进——这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高度认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绝对过时,这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另一个注解。
这些日子为了跟上大家不掉队,只顾闷着头写啊写,没有时间沉思、沉淀。生活大踏步地向前,得调整步伐向前进!
“路漫漫其修远,我须在思索中求索”。
总之,参加这样子的集训,对于一个小白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二十八天的日更活动即将结束,我会怀念这二十多天的生活。
虽然与大家并无谋面,然而感觉很亲切,彷佛彼此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