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盯着“借”字看了半天,思考了半响,越发觉得古人造字讲究。
如若真的想较全面的研究一个字的话,应该从这个字的甲骨文开始,然后看它字形慢慢的变化。只是我对字的发展没有系统的研究,一般也就看看繁体字略猜一二。“借”是没有繁体字的,所以就照现在这个样子来大概猜测一下当时造字人的想法。
“借”字拆开看,是一个单人旁和一个“昔”字。单人旁指代人这很好理解,因为借是人独有的行为。“昔”正常理解就是“往昔”也就是以前的意思。刚开始没明白“以前”和“借”有什么关系,后来想起借是个动词,“借”这个动作是发生在一瞬之间的,借出手了自然就变成了过去式,既然过去了也就算“以前”。这样虽能说得过去,但多少觉得有点勉强。
我觉得把“昔”看成是“惜”的半边来理解可能更合适,惜就是“珍惜”的意思。别人把自己的所有物借给你,你就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东西一样好好的爱护。古时候讲究礼,“借”字里面包含惜物的意思也说得通。
想到这里反观现实生活,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便不可避免的会和其他人产生交集。就算我们是超人,我们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相应的别人可能也会有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而帮助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借,借嘛自然就会有来有往,于是便有了接触,只是这个接触有好有坏。
极其美好的接触是你喜欢的姑娘向你借书看,或像歌词里唱的你暗恋的同桌问你借半块橡皮等等。这里的大前提是向你借东西的人正好是你喜欢人,然后一来二去两人可能成为好朋友,进而可能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借”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借人一本书能哄回一媳妇简直幸福到不行。
普通级别的接触就是下雨天同事向你借伞,考试时别人的笔坏了向你借等等。这种“借”就属于江湖救急,别人真的有难处,而你也凑巧帮得上忙。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不是太强人所难,人们大都乐于给与帮助,毕竟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嘛。这样的“借”很平常,就当日行一善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生活中的小插曲。
最最糟糕的接触是遇上那种极度厚脸皮频繁借东西的家伙,他们不讨人喜欢,也不是借东西来应急,他们只是特别喜欢占别人便宜。记得《家有儿女》里有一集说的是一邻居频繁来借东西,小到剃须刀大到吸尘器,甚至用坏了还回来还说是东西质量不好。这样的奇葩让人甚是讨厌避之唯恐不及,所有人都不想遇到这样的讨厌鬼,简直是灾难。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觉得他们的行为有多不上道,如果你拒绝,他们反而会回过头来理直气壮的指责你小气,没有爱心,搞得好像你拒绝他们是犯了多大的错一样。他们的逻辑是我向你借东西,你就必须要借我,不借你就是个自私鬼。而且拿到别人的东西后,用得也很随便,根本不知道爱惜。东西如果好用就推三阻四不愿归还,用坏了就马上拿来还,但却绝口不提赔偿问题,好像你借他是应该的,坏了是东西的错不是他的问题。
索性和这类讨厌鬼相比,还是正常人多。大部分人都对借东西的哲学略懂一二,不轻易借,借了小心用,用完了尽快还。不觉得别人借东西给你是应该的,能接受别人说“不”。
最后,愿所有人都不要遇到这样的讨厌鬼。如若运气不佳,严词拒绝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