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听父亲这口气,对这个“有事儿”是什么意思就明白了八九分,便高兴地“嗳”了一声,然后就蹦蹦跳跳地去找大哥了,路过二哥藏身的花丛时还和他交换了一下眼色。
我和二哥之所以会如此兴奋,是因为每逢大姑一家来,大哥经常都会担纲表演家庭团聚活动的经典压轴剧目——挨揍。
因为大姑和大姑父经常吵架,我们家跟他们又不是外人,所以在我们家里大姑也时常敢抽大姑父。而父亲在此时往往就会把大哥叫出来,拿棍子对着他比划两下,然后大姑父说大哥两句,大姑劝父亲两句,俩人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开了,吵架的事情也就算完了。
其实父亲打孩子这事儿也是跟大姑学的,因为他一出生就被送到大姑这里养着,也没别的地方学去。别看我们大姑现在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其实年轻时候可厉害了,打起弟弟来非常凶狠。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她,她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早早地嫁给了大姑父,成了家庭主妇,可家里又没钱,日子过得很拮据。而我们大姑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整天出去喝酒打猎,她一个小姑娘,又要操持家事,又要照顾弟弟,自然压力很大。
而我父亲小时候又非常淘气,时常惹事,大姑每每被他闹到精神崩溃,开始还能勉强装一装慈祥的姐姐,以语言教育为主,后来某一次,父亲玩儿大了,大姑终于忍不住了,便捡起擀面杖痛打了弟弟一顿。
结果打完之后,她惊奇地发现,打孩子这事儿不仅过瘾,还能减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那根擀面杖自那天起便成为了大姑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魔杖:她每次兴头一上来,就从厨房把它召唤出来,对着父亲便是一番物理施法,而且她施法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弟弟,有时更是连丈夫也一并料理了,那真是双倍的法力双倍的快乐。
发展到后来,大姑每当想打丈夫,但又找不到说得过去的理由的时候,就会先以教育孩子为名,把弟弟按在床上比划比划,然后再迎头痛击闻声跑过来救护弟弟的丈夫。
如果丈夫硬是不来,那就只好委屈弟弟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姑便以此发展出百试百灵的围点打援、围魏伐赵的战术。
当然,大姑有时候打完弟弟,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我们的奶奶,也会觉得这样有些对不起她。于是她就在家里设了一个灵位,每每打完弟弟后,便半夜悄悄爬起来,跪到到灵位前虔诚地向母亲请罪,这样便卸下了心里的负担,第二天打起来好更加起劲,以致于后来父亲每当夜里看到大姑向奶奶的灵位祈祷,第二天一般就会早早地躲到外面去,不到天黑不回来。
对于大姑这套假借教育之名的减压办法,父亲嘴上不说,心里记得,又因为他和大姑父经常一起挨大姑打,所以他和姐夫的感情反而比和姐姐好,到今天也是这样。
大姑年轻时候打弟弟,打老公,打过瘾了,等岁数大了,发现弟弟跟老公比跟自己亲,觉得亏了。但弟弟已经长大了,既有印象很难挽回了,于是她便一反常态,改弦更张,从娃娃抓起,对我们这些侄子侄女们万般爱护到了溺爱的程度,尤以对大哥为甚:
每当父亲对大哥——当然有的时候也会对我——进行棍棒教育的时候,只要大姑在场,都会扑上前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拦住父亲,哭求他对孩子们温和些,父亲碍于大姑的面子,通常也就会停手,大姑也因此在我们心中树立起颇为高大的慈姑形象。
当然,大姑这么伪装着实太累,也就是在我们面前才能装的下来,她自己的亲儿子粲表哥犯了错,照样是痛打一顿了事。
说回这边我去找大哥的事,他这时正在自己的屋里,躺在床上,像个暴发户一样把玩一件不知道从哪儿搜刮来的玉器,见我进来了,连眼皮都不抬,就问我干啥来了。
我故意很平淡地说:“大哥,父亲叫你过去。”
“父亲不是在招待大姑大姑父他们吗?”
“是啊,就是大姑父提议让你过去的。”
“嗯?”
大哥一听是大姑父的意思,立刻紧张了起来,我见自己好像说漏了嘴,怕他不上钩,便特意强调到:
“大姑也等着见你呢。”
大哥听到大姑也在场,稍微不紧张了一些,就又问我他们刚才在谈什么,是不是在谈他。我看他又要咬钩了,心里暗喜,便微笑着回答到:
“不太清楚,他们刚说到一半母亲就把我们叫走了,之前好像是在谈大姑父在冀州收黑钱的事吧,刚才父亲和小姑父还一起唠叨了他半天呢。”
严格来讲,我这样也不算骗人,因为我刚才确实是被母亲叫走了,后面的话我的确应该没听到才是。而大哥一听大姑夫挨说了,有好戏看,立马来了精神,一个鹞子翻身就从床上窜了起来,整理一下衣服后就往正堂那边快步走了过去,我赶紧跟在后面,忍不住窃笑,便捂住了嘴,生怕让他听见。
大哥因为急着要去看大姑父的笑话,走的非常之快,我勉勉强强才跟上了他的脚步,心想真是有人赶着投胎呢。这样不到片刻,我们就到了正堂门口,大哥急匆匆地走了进去,而我又躲回了之前的那个花丛里,和二哥使了个眼色后,接着一起看戏。
只见大哥进了正堂,先做了个揖后,便用得意的眼神看向了大姑父,结果很意外地,他发现大姑父也正在用得意的眼神看着他,粲表哥也在一旁露出了别有深意的笑容,而大姑却给他做了个万事小心的手势。
大哥见这情况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十分疑惑,便又用征询的眼光看向了父亲,而父亲则低着头,喝着酪浆,也是眼皮都不抬地问到:
“老大,你最近都干什么好事了?”
大哥听了这话,又看到大姑父和粲表哥一脸坏笑地看着自己,已经隐约感到气氛有些不对,但再想跑已为时已晚,只好强作镇定地回答到:
“我,我没干什么呀?我最近不都跟着父亲您四处处理公务吗?什么军务啊,民政啊,词讼啊,我没有偷懒啊。”
父亲听了这话,猛然用力把杯子摔到了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把大哥吓了一哆嗦,同时发出一声厉喝:
“你是没偷懒,你勤快大发了!”
——————————————
今天开了个爆笑短篇的坑——《北齐高湛挨抽记》,海量剧透,不过跟眼下剧情关联较小,而且是男频向,目前只在晋江发了。
但是读这个短篇需要对北齐史有基本了解才能踩到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