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说:“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当无权、无势,善良的人受到伤害的时候,却还要站在所谓的道德至高点上,假惺惺地劝说无权、无势,善良的人,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大度。”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丑陋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无权无势又善良的人,往往成为了众人挑刺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他人指责和攻击的把柄。
而那些有权有势却缺德的人,哪怕犯下了明显的过错,却总有一些人视而不见,反而绞尽脑汁地为其寻找优点,为其恶行开脱。
这种双重标准的背后,是人们对权力和势力的盲目崇拜与畏惧。面对有权有势者,人们害怕得罪他们,害怕因为指出他们的错误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于是,他们选择了沉默甚至谄媚,将那些缺德的行为合理化,将过错轻轻带过。而对于无权无势的善良之人,他们则毫无顾忌地施加压力,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反抗。
当无权无势的善良之人受到伤害时,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劝说他们忍耐和大度的人,更是一种无情的伤害。
这种劝说,看似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呼吁,实则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他们没有经历过受害者所经历的痛苦,却轻易地要求别人放下、宽容。这种虚伪的道德绑架,剥夺了受害者表达痛苦和寻求正义的权利。
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无权无势的善良之人,因为不断地被挑毛病、被要求忍耐,可能会逐渐失去自信,失去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而有权有势的缺德之人,因为不断地被纵容和包庇,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愈发地为所欲为。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道德不是对强者的谄媚和对弱者的压迫,而是对公平和正义的坚守。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权力和势力而忽视其错误,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弱小而随意欺凌。
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打破这种扭曲的人性观念。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那些无权无势的善良之人发声,反对不公正的对待。同时,我们也要对有权有势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不让权力和势力成为作恶的保护伞。
只有当我们摒弃这种丑陋的人性,建立起一个公正、平等、尊重每一个人的社会环境,才能让善良得到弘扬,让邪恶无处遁形。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追求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公正的阳光下,自由地生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