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的话。
我想说,这是我们这四天,三位老师对九个孩子所做的事情。
我们这四天,整整四天,到底搞了什么事?让我告诉你!
我们像园丁一样,在这即将秋收的季节开始播种……
思维导图的种子原产于英国,TA的创始人东尼博赞以“大脑先生”闻名国际。
而且,孩子们这次的思维导图老师,兰德老师是东尼博赞先生的亲授弟子之一。
这四天里,兰德老师是这样播种子的:
种子一:学会用导图的形式做出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
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每每到一个新的场合新的环境或集体,都免不了做自我介绍。
我们一般的自我介绍无非是“报告”一下我们的姓名、年龄、班级学校、兴趣爱好等内容。
正常情况下,你上一秒讲完,其他人下一秒就忘记了,一次无聊又无效的自我介绍。
但是用思维导图这种全新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别具一格哦!
请看下图(PS:有一张是兰德老师的,你一定猜不到~)
今天,孩子们画导图式的自我介绍,很好玩儿,有意思,原来自己的名字、兴趣爱好还能这样玩儿啊!
明天,孩子们画导图式的自我介绍,有创意,有特点,在公众的场合引来一片羡慕不已。
今后的应聘、面试、选拔等竞争里,谁能更胜一筹呢?
原来思维导图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技能!
种子二:用有逻辑的思维分门别类。
大脑的逻辑思维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需要不断地训练不断地训练不断地训练才能获得的。
对于纷繁复杂的学科作业,陌生难啃的英文单词,亦或是杂乱无章的书房书桌,如果拥有一定的逻辑和规律去整理收拾,去整合理解;那么,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到孩子。
确定好一个中心主题,用主干分好大类,再用枝干一边补充一遍扩展;孩子的大脑神经随着手中所画的线条一点点连接分裂,分裂连接,一个个新思想,新点子,新启示就这么在大脑神经中产生了。
一个Mikey小练习足以展现孩子们的大脑有极强的可塑性。人人都有这样的逻辑天赋,需要刻意练习。
种子三:找到关键词,轻松搞定“你”!
结课后,我们对晚回家的孩子做了现场采访,问TA这四天的思维导图课对TA最有帮助的内容是什么?
TA说:“提取关键词!我的阅读理解做得可差了,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关键词!”
“关键词”是思维导图的核心!
一张导图,寥寥数字,七七八八的线条和几个简单的图画就可以帮助孩子记下一首诗歌,复杂的英文段落,甚至是长篇大论!
思维导图就是如此神奇,可以做到这一切!
不管是孩子课堂上的及时训练,老师画图,他们在几分钟内背下PPT上的短文;还是在课后孩子们的家庭作业,背诵英文,记忆古诗,有孩子还利用导图背下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不得不佩服孩子们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种子四:联想接龙异想天开,联想开花发散思维
这是课堂上最有趣生动的部分。
孩子们在联想接龙里数分钟内奋笔疾书,齐刷刷地写满了A4纸,联想接龙的能力只让人惊叹。
他们在联想开花里会有卡壳和停顿,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传统的填鸭学习模式导致的,禁锢了太多孩子们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刻,通过导图的练习可以拯救这一“灾难”,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说“一切的学习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四粒小小的种子里藏着大大的力量!
兰德老师的专注、耐心和期许,愿有一天思维导图的种子在孩子们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撒下思维导图(Mind Map )的种子,还有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 )的种子。
大多数家长已经很熟知“正面管教”的课程了,这几天也知道我们在给孩子上“正面管教”课程。
家长的正面管教课程内容既有同于孩子的正面管教课程,又有别于孩子的正面管教课程。
其实,更加确切地定义孩子的正面管教课程内容,应该叫做“儿童社会情感课程”。
儿童情感社会课程简称SEL 课程,英文全程:Social Emotion Learning 。
我们的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一直强调,家长朋友们学会正面积极的养育方式去培养孩子,目的是帮助孩子培养出他们的七个不可或缺的感知能力,也是我们正面管教的课程目标。
那么儿童社会情感课程(SEL),俗称孩子的正面管教课程培养孩子什么呢?在孩子身上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在这个儿童社会情感课程里让孩子掌握这SEL核心技能,也是我们这四天里在孩子们的心灵播下的种子:
种子一: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了解情绪的来源,明白情绪的开关“大脑盖子”,学会调整自己的“大脑盖子”,从而更好地管理内在情绪和感受。
孩子们自己头脑风暴出十几种自我调整情绪的方式方法,自己亲手画在板书上和大家分享。
同学A说:“我以前心情不好就是自己哭。”
同学B说:“我都是忍着,藏在心里。”
还有同学会摔东西,生气愤怒,也有不知道做什么。
但是现在,他们收藏了很多iders 供他们任意选择,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种子二: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里特别强调这个“社会情怀”和“社会意识”。
因为我们人类就是群居者,到哪儿都是在一个群体或是集体里,这些都是一个个的小型社会;我们做不到孤立这个“社会”,独立自己,那样我们便生存不下去。
那么,为了更好地让自己在这一个个“社会”里生存和发展,那我们如何做到呢?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不是“合作”?
团队合作,积极配合,和团队里的伙伴和谐相处,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创造共赢的社会形态。
“合作”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能,我们是需要学习和练习才能获得的。
孩子们小组配合,团队合作来共创一副导图;孩子们小组PK,每位伙伴积极参与,齐心协力。
在整整的四天时间,我们一起是一个大集体,两个小组是一个小团体,互助互利,一起享受合作的乐趣。
种子三:学会沟通交流,hold住人际关系。
什么叫“尊重”?
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但却不是人人都会尊重人!
如何尊重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
又如何学会尊重自己呢?
“尊重”的概念和“功课”在课堂演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被一点点种进孩子们的心里。
尊重他人的独特想法,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同时也尊重自己内心,学会表达认可与拒绝。
当学会彼此尊重时,孩子们玩得更加融洽与和谐了。
种子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项技能不仅在家长的正面管教课堂里是学习重点,我们不断地引导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儿童社会情感课程里的重点。
当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好这项本领,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了!
在班级学校里,会和同学老师有矛盾摩擦;在家里,会和爸爸妈妈有分歧;走到社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
这时候,怎么办?
自己想办法!
关注问题的解决办法!
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求助他人。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正面管教里有哆啦A梦的百宝箱。
这就是儿童社会情感课程带给孩子们的滋养。
就这样,我们辛勤地在孩子们的内心播撒着这些种子。
我们每一位老师期盼这些小小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内心深深扎根,当学校和家庭给到足够的养分时,总有一天,这些小小的种子会在孩子们身上发芽、开花、结果;真正让孩子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一个有价值感,有归属感,有社会情感的人!
祝福你们,祝你们一路茁壮成长、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