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真实
20180803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只是这个名头,就足以引入关注,我也是冲着这个名头,才去关注的,当然我的关注无足轻重。
我的关注也只是听她的小说,说起来,也听了几个了,第一个听的是《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感觉到了异样的震惊,那是事实吗,显然是的,只是以前的猜测,传闻,被写成了白纸黑字,就成了真的。对于类似的传闻,似乎那里都有,只是都遮遮掩掩,传于坊间,而不见于正史,因此总让人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有些恍惚,让人有一种疑问,这会是真的吗。阿列克谢耶维奇把疑问的问号拉直了,变成了惊叹号,震惊了世界。
或许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由此不由得让人瞎想,坊间的那些传闻,应该都是事实。如果真的能够这样的瞎想,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的玄妙,多么的触目惊心呀,作为吃瓜群众,是否该重新审视并重新认识。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现在的乌克兰,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新闻专业,做过记者,作家。或许是因为她的专业和职业,她的视角和语言独特,敏锐,以纪实的手法展现了敏感的话题。在她的小说中,每一个故事,都是当事人的,每一个人的观点又都是独立的,客观的,犀利的,深刻的,好像亲历者在讲故事,又好像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在流血,真实的在流血。听着那些质朴、率真,又深刻的话语,真是难以想象这就是普通百姓的世界,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故事里面有抱怨,有理解,有怀疑,有彷徨,或许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庞大素材,从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故事,来构成她故事的主题,而形成一种特有的真实,当然也的确是一种真实,这种真实与众不同。
同样是描写战争的,是《锌皮娃娃兵》,这里面有同样的真实,类似的故事,相近的看法,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曲调。
《我是女人,也是女兵》的故事背景是苏联卫国战争,视角是女性的,这里有战争的残酷,也有一些鲜为人知情节。《锌皮娃娃兵》的故事背景是阿富汗战争,这里的故事是全视角的,有男人,有女人,有母亲,有方方面面的人士,同样的,故事依旧是残酷的。
在这两个故事里,都有一种无奈,困惑,迷茫,反思,以及谴责。但是就事件本身而言,对于阿富汗战争或许可以是这样的,因为战争本身就备受争议,因此受到质疑和谴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卫国战争而言,如果有同样的想法,就不恰当了。苏联卫国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进程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最后的结果是苏联人取得了胜利。
有一种说法,是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有些事情却可以去思考,假如把你拎起来,放进那段历史里,或许更加无法预知历史的走向。对于历史,可能的态度就是接受,而分析历史,则可以避免和警示后来的历史。
反思历史是可以的,但是思考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最终的结论。显然的,对于卫国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就要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进行分析。
对同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决定这些认识的,是一个人的经历,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理解,也按照自己的利益去解读,这样就造成了差异。如果按照理解和认知的不同,进行区分、提炼、汇总,就同一件事情而言,可能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那么这些结论是对事件的公正的评价吗,若干个局部的结论,可以评价一个系统的总体吗,或许值得考虑。
接下来听过的是《我还是想你,妈妈》,同样是描写卫国战争的,只是视角是儿童,一样的残酷,血腥,震惊。或许要问一下了,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事情,又是谁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呢。
再下来的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相比于前几个战争题材的,这个讲述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灾的事情,通过亲历者、受害者、控制者对事情的描述和看法,展示了一个与宣传完全不同的情景,同样让人震惊。
可以说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相同的手法,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她不带有任何个人的观点,所有的一切都是当事人在讲述,然而这可能吗。
存在是多样的,感受也是多样的,这些存在和感受又都是真实的,而所有的这些,可以形成独立的认知吗,就没有一个确切、明晰、客观的认知吗。还记得鲜花与坟墓的故事吧,应该是只看到鲜花与只看到坟墓,都不是全面的认知,而以鲜花去反驳坟墓,或以坟墓反驳鲜花,都显得脆弱,且不真实。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真实,是一种真实,也是一种难得的真实,展示了纸牌的另一面,拓展了认知的角度和内容,可以更加充分的认识、了解事件,公正的评价事件,这种真实是需要的。
有些事情因为无法获知其真实,因而也就无法判断,但是通过对事件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可以猜测一些细节,然而结果同样是让人震惊的,只是这仅仅是猜测。
如同对自然的认知一样,是否也可以借鉴黑箱方法,来分析和求证,以便得到因缺少的真实而形成的信息段的空缺,这个方法似乎可行,但却是行不通的。
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其关键在于他的可重复性,通过分析和假定,设定一种机制,以逼近真实的黑箱。这个做法对于可以重复的事件是很成功的,但是对于不可重复事件,就显得有些局促了,比如天气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机理。对自然的认知尚且如此,对社会的认知,恐怕更是如此,因此对于事件过程的真实信息,也就显得十分的珍贵和重要。也或许这样的真实来之不易,所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真实受到了关注,引起了轰动。
如果能够有更多的真实,就可以勾勒一副完整的图画,而零星的信息,无法勾画出给出轮廓,没有脉络,如果用猜测填补这些断点,形成的画面又有可能脱了真实,因此任何的真实,都是被需要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真实,确实是一种真实,也是被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