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父母强势干预成长的人,都很敏感、很没有安全感,ta需要用控制别人来让自己有安全感。ta一边讨厌着父母给自己的伤害,觉得小时候父母的强势让自己受伤,觉得父母没有给自己足够多的理解、支持、信任,而一遍又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儿女。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人格。为什么明明讨厌,但还会去做?我想可能是因为:1、一个事情发生了,我们没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我们从小到大二十多年,耳濡目染的方法,就是父母的那种应对方式,大脑已经完全记住了这套应对方式,一单出现类似的事情,就会快速调动熟悉的应对方法;(解决方案:试着尝试不同的应对方法,如果自己不知道那种好,你可以问问伴侣,你希望我用什么方式处理我们刚才发生的问题?记在心里,下次尝试一下,只要让我们的大脑尝到一点点甜头,它就会接受这种新的应对方式);2、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就想要控制别人,思想上去控制,总觉得这个人不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就是不爱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表现,总是去证明这一点,搞得自己很难过(解决方案:肯定自己。要不断给自己洗脑,自己是很优秀的,每当自己内心开始否定自己的时候,就要打消自己的这个念头,慢慢的,你就自信了,有安全感了,没那么敏感了,也不用通过控制别人来让自己有安全感了)。电视剧里的萧晴,就是这样的人格。敏感没有安全感的人格,最需要的是理解、是支持、是尊重。理解他们的痛苦,理解他们的行为;支持尊重他们的决定,给予鼓励和肯定,不必为他们担心前路有荆棘,因为你的支持你的理解,会化身他们的铠甲,他们会义无反顾的去拼杀,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失败了,也有一个爱他的港湾在等着他们,这个港湾里,没有责备,有的是温暖、关怀和爱。
正面案例:反观萧春泥的爸爸,给春泥的爱,就是轻松的。虽然一直在外拍戏,但能从春泥的表情、动作、爸爸说他时候她的收敛能看得出,春泥的心里,是接受爸爸的。
反面案例:欧阳严严辞职了,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工作得了癌症,也许这个表述不准确,但欧阳严严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他的工作,是在摧残他的身体。他万分惊恐的辞职了,他满怀欣喜的要带着老婆去旅行,但是他老婆却给他泼了冷水,怒斥他不负责任,不为孩子考虑。后来他也就不再跟他老婆沟通,开蛋糕店他老婆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面试不顺利也不告诉他老婆、刚去的公司被查封也不告诉他老婆,因为他老婆的言语,伤害到了他,他即使说了,得到的也只有指责而已,所以他去找司问渠诉苦了。都想让家成为自己的避风港,可现实往往是,家里是最可能刮12级台风的地方。
婚前大家都说,我要擦亮眼睛,找个好人,但即使婚前再擦亮眼睛,结婚后,面对家庭琐事,也会有想掐死对方的那一刻。中国国情和父母那一代因为知识匮乏、传统理念的问题,多多少少是给孩子带来过一些伤害的,那些伤害过头了、孩子承受能力弱了,就是孩子一辈子的阴影。而这阴影,又妨碍着我们的婚姻健康,如果不做改善,就又传给了下一代。当我清楚了这一点后,我极力排斥着结婚生子,不是不渴望,是这份责任太重,我还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没有能力让另一半身心健康,让孩子身心健康。我想这也是,90后大部分人,都还不敢走近婚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