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一个习惯?当然不是!(上)

有人说“成功”基本上是好习惯的累积,包括了守时、待人温和、观察入微、有创意、做事坚持、不怕失败等等。成功可以涵盖人生的许多层面,像是婚姻家庭、事业、理财,或是专业上的成就等等。我要谈的是婚姻的成功,也就是从婚姻的幸福的角度来看什么是夫妻之间的“分享”。

夫妻分享不能只是一个习惯

前几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和老婆谈到了一件事,觉得她需要知道,就和她分享。因为是从手机微信中听到的,我就坐过去,两个人一人一个耳机听完了我要和她分享的东西。似乎这样的分享、这样的动作没有什么特殊。很多夫妻都有和配偶分享的习惯。

婚姻中的分享是“二人转”

这个在个人习惯上没有什么大问题,然而“分享”这个“习惯”不是一个人可完成的,它是属于两个人的。分享是两个人的互动,它最好不要成为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因为它里面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需要表达。

“吃饭啦!”这个简单的分享后面可一点也不简单,它包含着双方时间、精神、心力上的付出,对不?只是不少夫妻在结婚一段时间之后,就把吃饭当成了“习惯”,成了“自然”,饭桌上也没啥话好谈。

美好的”分享“就因“习惯”变成了没有情感成分的“分工”,分工久了就形成了不得不尔的“义务或是责任”;长久做下来,怎么会不苦?怎么会没有抱怨?


分享不能成为一个刻板的习惯

我刚才说分享里面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就是“爱的互动”,爱应该是活的,有机的,是不?“分享”一定是夫妻其中一方有什么好的东西想要和配偶一同来享受,这是“施爱方”(想表达的:我想和你一起分享…);另一方“受爱方”,就是接受并一起享受(可以回应的:谢谢你,你对我真好,我好开心)。这本来不就是相爱相处的目的和意义吗?(想过没,俩人在恋爱期间这么互动根本不是问题,为何结婚后就变了呢?)所以我才说,不要把分享变成了一个习惯(没有爱的表达和回应的那种)。那我们两个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共识是核心,享受是动力

我和老婆分享真的不是基于一种习惯,我们对于“分享”达成一种“共识”,分享其实是一种“爱的互动”(结婚的目的)。当我们可以从这样的互动中享受到爱的乐趣时,“分享”就变成了一种主动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积极争取,而不再是一种被动、或是习惯性动作。这样“施爱方”或是“受爱方”都有明显的欢愉感受!

我们彼此期待着对方“给出”,也等着“享受和回应”。这种“积极分享”成为我们经营夫妻关系的核心理念,更是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体验;而幸福就是这种体验的累积。(上,待续)

看到这里,有没有开始颠覆您过去对“分享”的看法和做法呢?

(下)中会分享更深入的剖析和实例,敬请期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