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1 《孤独六讲》之语言孤独

 最近刚读一本书,是蒋勋的《孤独六讲》,其中一篇叫“语言孤独”,提到东西方语言的特点,挺有意思。

文章说中国的语言传统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儒家文化不讲究语言的精准性,基本上儒家的语言是接近诗的语言,是一种心灵上的感悟,语言简化到一个非常单纯的状态。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诗”,另一端就是发展为法律条文。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条目来阻绝任何暧昧性。所以现在国际法、公约等通用的语言是法语,因为法语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当被用于法律公文的陈述时,几乎没有模棱两可的含义。

 而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美常常是不准确,准确往往不美,所以不会有人说《六法全书》很美,却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

这让我想起曾经一位外国人问我,每次泡茶的开水需要多少度?茶叶多少克?我竟无言以对,在我的意识中泡茶都是根据喝茶人数的多少取适量,水温则是水开至起鱼眼泡即可,即使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也从未对水的温度、茶叶的克数做过精准的描述。

我想也是因为语言太准确就不美的缘故吧。比方形容女子的窈窕身姿,会用“盈盈一握楚宫腰”,谁会去计算一握到底是多少公分呢?

 用“二八佳人,半老徐娘”来形容不同年龄段的女人,更有谁会去深究佳人到底几岁?多少岁才算半老?

当我们以儒家为正统的文化主流时,语言必然会走向诗,而不是走向法律条文。因此当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四十岁被拖上刑场时,理由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天益于今,有败于俗”其罪状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这都是深受传统中国法律不彰及语言、不讲究语言的影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大年初五,又叫“破五”。从今天开始,很多过年的规矩就可以不讲究了,大人总怕小孩子说错话,今天过后就不用担心了...
    流年随笔阅读 363评论 0 1
  • 俩个月的假期已经结束,今天来到学校。 想说,终于开学了,再在家待一个月,感觉自己都要锈掉,自律能力不强,就八月学了...
    SU呐阅读 88评论 0 0
  • Flower Dance - DJ Okawari 行云流水的钢琴代表花的舞动。弦乐代表自由。概念极简,效果却非常...
    惟留一简书阅读 4,071评论 0 9
  • 本文由CSDN 迁移至此原文 背景 老大最近有个需求要捕获一些东西(具体不能细说),然后在需求的最关键的一个点就归...
    Yasin27878阅读 2,05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