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外出旅游。
贵州是我的家乡,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这里有我的快乐,有我童年的回忆,也有我对未来的追求,作为一个贵州的大学生,我认为这里将会是下一个昆明,将成为未来的山地避暑公园。贵州有足够的生态资源可以被开发成为生态旅游产业:二十四道拐,万峰湖,万峰林,黄果树瀑布,马岭河大峡谷……随着政府对当地各旅游景点的开发,贵州在未来的几年后就将可能被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旅游胜地,自然也将是很多游客的首选之地。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去万峰湖游玩时,我就被其平静而又优美的风景所吸引,万峰湖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烟波浩淼,湖光潋滟。如果在来之前我没有查过万峰湖的相关资料,如果没有看过关于它的游记与简介。当是一个普通游客告诉我这是一个人工湖,不是以为地理环境为优势而天然形成的,我一定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没有常识的人,在我以往的认知世界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的,我自然也不会相信这么大的湖是人工的,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地理条件与人类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吧。湖内的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景色十分迷人。
坐船行驶在湖面上,迎面吹来缓缓的微风,感受着风从脸庞轻轻划过,像母亲的双手一般,抚平了心中的焦躁与不安,将身上的疲惫感也随风吹散;轻俯身体将手慢慢的伸入水中,水流从指尖流过,指尖的感触仿佛触动了心灵深处的愉悦,此刻忘记了工作的烦恼,忘记了人生的忧伤;时而轻划水面,时而拍打水面,时而激情小小的浪花,在这里,水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之源。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发出微微的波光,在风的吹抚下,波光粼粼,在炎炎夏日里,捧一把湖水拍打在脸上,将双手侵入凉凉的水中,驱散了夏日的燥热,给游客献上一份清凉,如果可以,这里可能将是许多游泳爱好者的天堂吧。
万峰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平湖明珠,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的美誉。可见其山,其水之秀丽,风景之优美,实在难以让人忘怀,
游玩万峰湖只能坐船,湖边没有可供沿湖游玩的小径,随着船观看沿途的风景也是一种享受,万峰湖是钱盘江被水电站所拦截而形成的,而大大小小的不同山峰则成为了湖中不同的岛屿,山还是一样的山,而坐在船上的我们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当船行驶到两座高岛之间时,抬头举目,眼前的不在是那开阔的湖面,是一条较窄的峡谷,给我一种身处峡谷的感觉,而这样的美景也被很多人称作为“小三峡”,这或许也是他的独特之处吧!
我们去时恰好是枯水季节,水位下降了很多,很多本应在水中的怪石都浮出水面,奇特奇怪的摸样让这幅山水画卷有了不同的味道。而这样的季节并不是每一年都可以遇到,这可以说是我们幸运,也可以说是当地百姓的不幸。
沿途可以看见很多在湖边垂钓的人,撑着一把或大或小的太阳伞,独自一人,或三两人结伴而钓,这或许就是许多古代诗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吧,对于垂钓我并没有多少的兴趣,但万峰湖被称为“野垂者的天堂”,来到这里不钓一次鱼,岂不是失了很多的乐趣吗?一时兴起的我将鱼竿拿出在船边就坐了下来,深知这样是不会有鱼上钩的,不过有可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说不一定呢,不过这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摆了。
坐在船尾,看着鱼竿上的线随着船而运动,在平静的湖面拉出来一条浅浅的水纹,好动的我像小孩子一样将鱼竿拿着东摇西晃,人鱼线在水面划出不一样的图像,看着新的水纹出现,旧的水纹消失,也是一种游玩的兴趣所在,此时忘乎所以的我早已忘记了我开始是打算钓鱼的……原本轻轻的晃动受到了阻碍,好像鱼钩挂着了水中的什么东西,但水中除了鱼还有什么可以挂着鱼钩呢?我不知道。我学着湖边野垂者的样子将鱼竿拿去,看鱼钩上为何物,而然,那并不是想象中的鱼或者是水草,而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感觉是从湖底的淤泥之中出来的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估计也只有莲花这样纯洁而又高雅的植物了,眼前的“黑物”却不知是什么?由远到进,其表面的淤泥在水面上画出了一条墨迹般的黑线,在水中久久不能消散,其也终于显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一个装着少量垃圾的塑料袋,看到它,使我的心头为之一振,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会出现这么不和谐的一幕,它让我的内心产生一种厌恶感,而先前欣赏美景的愉悦精神也一瞬间莫名的消失了,感觉整个人一下子又回到了忧郁之中,对周围的风景也失去了在观赏的兴致。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很多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很多事情喜欢刨根问底,对未知的事物也充满向往。在湖中发现垃圾之后,没有了观赏景致的兴趣,我开始在视力范围内寻找各种垃圾,在湖边的草丛里,在岛屿边的石头缝中,在船的周围都有一些小小的垃圾,游客一般并不会注意这些小的地方,他们的关注点也不在景区的垃圾上面,可凡事都有例外,这些看似小小的不足会影响游客的心情,也会给景区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没有人希望自己照片的背景上面有与之不协调的异物存在
古人云:“慎独心安。”即使是一个人也要谨慎的做事,做到让自己心安,如果一个人在大众的面前表现得文明而又有礼仪,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便随心所欲,这样的为人处世会让自己心安吗?会在开心的时候尽情的游玩吗?显然是不能的,他会时刻担心自己是否真的在他人面前表现优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先人告诫后辈的一句至理名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给别人,当你去游玩的时候,你希望自己的视力范围内有不协调的存在吗?相信你是不希望的,我也不希望,没有人会希望如此。
《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是国家旅游局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后所制定出来的,在中国,人们喜欢通过旅游来丰富自己的视野,喜欢通过旅游来结交朋友,喜欢通过旅游来给心灵放假,但同时文明旅游一直都是一个被人们所关注的热聊话题,很多旅客会在旅游景点随手乱丢垃圾,会在一些景点的标志物上像孙悟空一样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似乎那四个字就是证明他来过这里的唯一凭证,在贵州这样一个生态旅游省,随着近年来国家政府对其旅游建设事业的开发,贵州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假期的游玩地,他们给当地带来经济的同时,也给优美的山水带来了一丝丝的忧伤,破坏了其原来的优雅。随着《旅游文明公约》的推广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公民的行为,但不文明的现象依旧存在,贵州生态旅游事业建设时,文明旅游的倡导也在同时进行。在很多地方都有“不要随手乱丢垃圾”,“请爱护公共卫生”,“文明旅游,从我开始”……各种提醒的木牌虽然对景区的美观有一定的影响,但旅游景点的不文明现象正在逐步的得到改善,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在贵州游玩时不会再看到这样的木牌,欣赏到最完美的景致。
在熟悉的环境中,我们都喜欢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更应该给陌生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很多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会改变我们的形象。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但近年来,国民对礼仪的关注度在逐渐的降低,在景区乱涂乱画,随手丢垃圾,这些行为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他人对你的好感度,对你的行为充满了厌恶。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或许你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就会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或许会发生一段“奇遇”也是不一定的。
很多社会学家认为:人是思维决定行为,态度决定行为的动物。但为什么旅游不文明的现象仍旧不断的出现?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到随时随地都要文明,不能因为身处异地,周围的人都与你不认识,你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认知行为是不可取的,想做一个文明的人就必须时时刻刻谨记:文明旅游从我做起。而我们距离真正的文明旅游又还有多远的距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