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非暴力沟通真的很好,可是也有些时候无法运用这种沟通方式。比如,对方根本不想交流,完全不配合沟通,或者危险迫在眉睫没有时间交流……此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使用强制力来避免伤害。
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是因为他不够成熟。
不够成熟的几种表现:
1.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2.认识不到自己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相信自己有“权力”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
4.产生幻觉,有人驱使。
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为了让对方悔改,我们希望用痛苦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过错,然后感到懊悔,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可现实往往是,惩罚会加强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关系更加疏远。
既然惩罚是没办法达成我们的目的,那么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下平时常用的惩罚都有哪些类型,以便避开这些坑。
惩罚的类型
最常见的惩罚方式就是体罚。
体罚可能会让孩子形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也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在体罚中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将来会危害社会,因为他们崇尚用暴力解决冲突。
指责或否定他人也是最常见的惩罚方式之一。
如果我们指责或否定他人,只会激起对方的申辩或反击,如此并不能为我们的沟通带来任何好处。
惩罚的代价和局限性
我们都知道,惩罚将导致关系疏远。一旦被看作是施暴之人,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也就是说惩罚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沟通的目的是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满足双方的需求,既然惩罚是不可能做到的,那就是一定要舍弃的。
那么,我们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一定记得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因为我们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