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会马上完成任务。快的你都来不及说“拔呀拔呀拔萝卜”。这是我最近的口头禅,是从动画片《海底小纵队》里学来的,每次我说这话时,我和孩子们会一起自然而然地加快速度。
孩子们容易接受简单、重复的语言。
我家小侄女因为居住环境影响,经常会听到“买买车”的广告词,有时候她一边上楼梯一边念念有词:买新车,买好车,买买车……,一边念一边摇摆手里的玩具,跟黄牛吆喝倒卖车票似的,那声音才是真正的魔性。
前段时间,为了让孩子们在放学后步调一致,我一边拉他们的手一边编点词来说:小朋友拉拉手,放学后,不乱跑,大手小手在一起,安全乘车要记牢之类的。这对协调两个好动孩子的步调确实也有点效。
和孩子说话,需要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虽然简单,有时候我们会容易忘记。
前两天我在车上就听见一个爸爸对不停哭泣地儿子说:“你已经三岁了,应该能够分清楚是非了。”这位爸爸训了儿子一大堆,还跟他倒妈妈怎么不好的苦水。爸爸有一句没一句的训导;小孩一边不明觉厉地强忍抽涕,一边又忽然深感委屈地哇哇两下。父子俩互动着,却完全不在一个交集。
1,“搞笑卜”
刚接孩子放学回家,就听到他们没说几句话就问对方:“搞笑卜?”在车上还出现了这样的对话:丁丁问豆豆:“来,你问我搞笑卜?”豆豆问:“搞笑卜?”丁丁摇头说:“不搞笑。”然后哈哈大笑。接下来,豆豆也会要求丁丁来问:“那你问我搞笑卜?”丁丁问:“搞笑卜?”豆豆假装不回答,然后来一句:“才不搞笑呢!”丁丁说:“现在你问我了。”豆豆问:“搞笑卜?”丁丁一句:“屁”。 大笑……
幽默卜?他们乐在其中,两个人都努力地想着做一个不一样的反应。这比不同于以前的跟风和盲目的重复了。而这个主题“搞笑卜”呢?貌似是从我这里来的。我又是从我的小侄女那里学的。真荣幸,我参与到儿童流行语互动环节。
我是想用这句话“搞笑卜”来试探他们对幽默的看法,本来他们对这句话不为所动的,我说的搞笑卜,没有人笑的。现在这句话倒变成笑话了!
提醒点:
集体生活之中,共同的语言也是生活亲密度的展示。一个班级经常会有一两个流行词,一个小团体甚至会自己创造语言。我中学时和死党对口型就知道对方说什么,这个对曾经经历过的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吧。我也听过某中学生的家长分享她的心得,她的孩子已经到了拒绝和她交流的地步了,前段时间播放《魔兽》这部电影,她利用这个时间了解了一下魔兽究竟是怎么回事。回家后她和孩子讲,孩子拍拍她的肩膀说:“你也跟上潮流了啊。”那一晚她们探讨了好多有关魔兽的主题。我想,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和特定交流形式,会增加和孩子的亲密度。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和孩子是什么样的交流形式呢?
2,每周一会
说到特定的交流形式,和孩子一起召开家庭会议是一个容易推广的方式。和孩子开会?没错,更加准确地说是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来开这个会议?有很多的形式可以尝试。不过,首先就是要:开起来。上次我和他们商量“两个人都想玩这个玩具怎么处理?“,然后他们真的会实施我所提出的意见。于是我就决定了每周要开会。本周的主题是:如何在马路上保护自己。“我以一个故事和一个提问开始,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这次真的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了:要牵着大人的手;不要自己穿过马路;不能一个人在跑。还有一些比较创新的说法,比如说跟司机叔叔打招呼,说让他看见小孩子就停下车让小孩子先过。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我负责写下来。会议在热闹而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也许接来下,我还需要做点什么?(正面管教里的家庭会议章节应该有详细的介绍吧)。
注意点:
不但有小团体的相处形式,也有母子的相处形式,父子的相处形式。据我了解,丁丁爸爸会在固定的时间带丁丁打一次羽毛球。这种活动一直坚持下去的话,对于孩子来说会是永久地记忆。我曾听过自己的导师说他是如何在工作繁忙时解决好和孩子相处的问题的·,其中有一点就是他们之间特定的活动,他每次回去一定会带孩子打乒乓球,同时在打球的过程中协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孩子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就会想起爸爸,这个固定的模式就成了他们的链接。
3.说脏话
豆豆忽然冒出来的一个词吓了我们一大跳,“他妈的”,其口吻俨然是一个成年人。我们纷纷猜测这句话从哪里学来的?爸爸说是妈妈那里学的,妈妈说是爸爸那里学的,总之大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说这句话。然后,双方又能够从彼此的嘴里听到这个词。原来,我们会不经意说一些话还会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说过。
我意识到问题出在我这里。首先,向孩子道歉。我说:“我发现你说”他妈的“,是从我们这里学到的。这是非常不礼貌的,有时候妈妈也会说不好的话。我也不想说的。你要是听到妈妈说了,你马上告诉我,我一定会改正的。“
孩子似懂非懂,但是让他来监督妈妈的表现,他懂了,他很愿意干这件事。
接着我作了一个表现球。如果谁有说脏话,就要在表现球里面投一个红球。
这个球也没有怎么投了,两个人都愿意主动改正。
有一天豆豆忽然问我:妈妈,说娘和妈都是不好的意思吗?“
我说是的。同时也提醒了我他还不懂这个口头禅的意思,只是盲目地在用。
他这句话是从我们这里学来的,所以我们有机会以身示范。小孩确实是大人的镜子。以孩子为镜,首先大人这个镜中人要端正好形象啊。如果孩子从其他地方学来的一些话呢,如果并不伤大雅,我想,还是尽量忽视孩子的这种表达,不去强化,一段时间之后也会自然消失。
注意点:
到了四、五岁,孩子似乎有一个脏话集中喷发期。臭、屁、屎等等。大人不喜欢听这样的词,也会担心说:“这孩子怎么回事,在哪里学坏了。”我们的关注是正常的,不过,用“学坏”这个词来划清孩子和社会的界限会有点狭隘,除非把孩子关进真空。我亲耳听过孩子群里会互相说一些大人认为很不雅的话,还有一些有关于性。其实他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有时只是想和小伙伴分享新的东西。可是为什么那么刺激呢?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了,整个心理学都在研究吧,人的两大主题:一是生死,一是性。
说脏话,从精神分析上来讲,说是婴儿口唇期的未得到满足;从敏感期的角度上说,也可能是孩子开始进入了语言敏感期;从心理成长的角度上来说,说脏话是孩子语言权的一种表达。总之,孩子说脏话是一种普遍现象,非个别现象。处理恰当,这些突然出现的脏话也会不知不觉地消失,如果强行地制止,倒是可能因为被压抑而产生其他的心理问题了。纠正的方式因地制宜。
小调查:
中班的孩子可以开始认字了吗?早有给孩子认字的想法,只是不能预知这样带来的后果?有的说孩子尽量提早认字,越早开发习惯越好培养!有人说,孩子不能提早认字,孩子一认字就会损坏重要的图形认知感知阶段。我尝试过给孩子认字,他像玩一样,也跟着学也跟着读,但不持久,好几个字不认识也就放弃了,我觉得不能这样学习,所以没有继续下去。我先做个小调查?您的孩子几岁开始认字?您认为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请您说自己的想法,我会调查一下市面上的识字课,结合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方式做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