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皇帝倦于政务,吏治每况愈下,国家财政亏空,雍正即位之初,为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坚持“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革新目标,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卓有成效的改革,成为清朝康乾盛世的有力推动者。他敢于“振数百年颓风”的魄力、务实高效的执政作风以及一系列革旧除弊的改革措施,为我们开展现代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一、坚持问题导向审计
雍正年间的一系列改革,是基于当时已经暴露出的一些最迫切、最激烈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在经过充分调研和深思熟虑后,采取的针对性措施。针对底层人民赋税沉重、吏治腐败、封建政府与农民的矛盾日益严重等问题,雍正采取了如耗现归公、清查亏空、养廉银、士民一体当差、摊丁入亩等一系列突破性改革措施,有力地解决了当时的突出社会矛盾。针对朝廷内部官员结成朋党、建立利益攻守同盟,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和皇权统治的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允禩集团、年羹尧集团、隆科多集团的系列行动,彻底击垮了几个主要利益团体,后期又开始集中整顿科甲朋党,防止科甲官员之间徇情瞻顾,互相照应,滋生腐败。针对西北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果断发兵平叛,并及时采纳大臣建议,制定了经营青海的方略,使清政府加强了对青海地区的统治。可以说,雍正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基于康熙末年和他在位期间突出暴露出的系列矛盾和问题,通过改革,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缓和了社会矛盾,国力也日趋强盛,也有效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
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也在发生深刻演变,审计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近两年来,金融系统内大案要案频发,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成为国家金融监管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问题导向审计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泛认同的主流审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组织战略落地,保障组织目标实现,审计对象是选择组织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的领域以及问题多发、易发、高发的环节,审计内容是围绕问题收集证据,确认问题性质,就问题展开分析,研究问题成因及影响,审计方法是在使用必要的审计查证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运用问题分析法,提出问题、确认问题、解决问题。就像雍正朝的一系列针对性改革措施一样,问题导向审计要求,审计部门必须紧盯组织内部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找到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