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 3月2日
分享书籍:《第3选择》
作者:史蒂芬 柯维(《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临终前所著)
副标题: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史蒂芬是受孔夫子真传的一个人。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边,第一个习惯叫主动积极,主动积极的核心就是做影响圈而不做关注圈的事儿。而孔夫子《论语》的核心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就是努力做影响圈的事儿,“小人求诸人”就是天天在关注圈里边骂人。
第三选择是咱们俩共同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而且这个解决方案是对咱俩都有好处的,即“双赢”~第三选择的核心是创造力,而这个创造力来自于咱们双方愿意一块创造,而不是来自于我必须打败你才行。最典型的就是PayPal和X.com(特斯拉)的合作。还有爱音乐家长和老师合作创作用音乐教基础课的课程。
任何人面对问题都是两种选择,打或者逃,反抗或者忍受,成功或者失败,支持或者反对,你赢或者我赢,这都是两种选择。而第三选择意味着我们可以协同一起达成另一个更好的结局。
老外的经典思维模式叫作把大象关冰箱要几步?第一步,发现问题,是不是打开冰箱门。第二步解决问题,把大象塞进去,然后第三步评估。好处:️标准化——可复制——模块化。
遇到复杂的一个事怎么能够变成一个标准化的步骤。
第一步,他说思维模式——叫我看到自己。我看到自己的意思翻译成中国禅宗的语言就是主人翁何在。现在掌控你的这个人是你自己还是你的情绪?不受情绪控制,将自己看作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例如,法国人劫持中国圆明园,在法国大文豪果雨看来这是强盗行为,是无耻的。
第二步,思维模式二叫作我看到你,就是把他人视为人而不是东西,不贴标签、不评价……
第三步,叫作我找到你。我找到你的意思是三言两语就令对方情绪缓和,就能够令对方变成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一个刺猬。这个办法是什么呢?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者自卫。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的时候,这时候最好的应答就是你要说一句话:“说你不同意我的观点,那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邀请对方开始跟你沟通并且切实采取行动。中国道家教给我们的,说让一个人情绪恢复正常最好的方法是令他点头。只要你能够令他点头,他的情绪水平就会下降。
第四步,第四个思维模式叫我和你协同。我和你协同是一个邀请,就是你得邀请对方参与到这当中来。因此说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到相互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更好地使用头脑风暴的工具。头脑风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批评、不评论,只需要记下来。所以创造协同有四个步骤,询问(问对方)——界定(商定更好结果)——创作——达成
人遇事后,简单地抱怨没有用,我要去寻找亮点,我要去找怎么样把这事干得更好。找样板城市,找样板的业务员,哪怕只有一个业务员做的好,这个事说不定都有希望。因为把这个业务员的事复制给其他人就好了。多去盯什么?行的地方,它为什么行?把这行的原因分析出来,复制出来。这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生活中,在各种各样的状况之下,你都能够学会享受。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得有个愿景。如果你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了一个永久的使命,你就可以永远活在高潮当中,选择奋斗的同时也选择了享受。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