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拖一线老战士了,鏖战看不到终结。
半夜醒来刷刷刷了半天的简书、微博、朋友圈,刷到一种无法忽视的无聊感才意识到自己又傻sb呵呵地了。为啥我这会儿半夜起来刷手机?因为睡前我想要看书,刚把英文书从手机倒腾到电脑,刚打开看了不到五分钟,就被迫终结了。陪娃玩耍,她想让我陪她多玩一会儿,我并不情愿。她跟我讨价还价,她不尽兴。我觉察到我心有不甘,我内心有挥之不去没有被支持的懊恼,长期积累的一种委屈和隐隐的愤怒。
自从有了娃,晚上就没有了自由时间。她不是早睡的娃,通常都是10点半以后。我不是精力旺盛的妈,10点半睡到早上七点勉强能够保证白天不昏沉。而我这辈子发现自己的最大的优点也是唯一的竞争力就是好学,然而现在的工作环境中我还是没有能力为自己创造这样的空间,家庭时间中也没有能力,这让我很焦虑,很没有安全感。为了对抗这种焦虑,我尝试牺牲我的睡眠时间,早起执行不起来我就晚睡,结果当然很惨,白天的时间就废了。后来我试图说服自己抑制提升的渴望,认为家庭才是第一位的。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做不好,我始终无法投入到陪孩子中,我永远心不在焉,于是总是为此自责。
而现在我注意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在这种委屈愤怒的情绪背景下,就算有时间了,我也不能好好利用它!这似乎是一个明显的规律,没错,我的拖延症就是如此!
显然我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原因其中是怕做得不够完美所以干脆不投入,这个原因暂不分析。而另一个原因就是:时间都去哪儿了?刷手机,以前是打游戏,看剧,而奇怪的是直到刷到生理不舒服才被迫停下来,也就是它并不是很享受,最终必然伴随着无聊的情绪而结束。而我今晚刚开始看书时候明明是虔诚的,到底哪一个我才是更真实的我?
有人会给你评判,说你就是那股熊样,要不怎么半辈子都改不掉?我自己也倾向于认同这种评判,我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才导致我只会浪费时间。但是我在很深很深的内心深处,是不赞同这种评判的,所以我相信了李雪的话:只觉察,不评判,不纠正(比如她对体重的管理上,就是想吃就吃,结果才能瘦)。所以,我虽然停止不了意识上对自己的鄙夷,但是也同时能够容纳另一种态度:停止努力,不纠正。这种态度已经存在很久了,使我没有去努力学习克服拖延的技术。
而现在,我觉察到虚耗时间精力的心理动因是这样的:因为我体验到了一种无力选择的悲伤与愤怒,我体验到了一种不被爱不被支持的感觉,自体虚弱的我没有力量去化解这种感受,只能去认同这种感受,也就是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那么我就只能用自我抑制(损耗自己甚至伤害自己)来实现这种认同:这下你满意了吧,我就是这么糟糕。整个过程其实就是投射认同机制在实现。
这是一种生命早期形成的反应模式:婴儿渴望妈妈及时的哺喂和爱抚,而妈妈因为无力及时满足婴儿,转而去攻击婴儿:你这孩子怎么这么难养,别人家三个小时吃一次就行,而你总是饿得这么快!而小小的婴儿自然无法让妈妈转变看法,为了能够继续与妈妈维持一体的感觉,她只有去认同妈妈,变成一个“难养”的孩子。
一种坏的投射被认同,一定会引发坏的行为。同时推理可得,一种坏的行为背后,一定有种坏的投射。自体虚弱的人很容易去认同,帮助投射源去自我攻击。行为层面的的认识不能改变任何东西,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觉察到那个投射,充分觉察,同时抱以慈悲心。只有慈悲心,才能促使美好的转化发生。
这件事情上我受到的投射是:你的好学是没价值的,不值得的。我猜父母给我过这样的投射,虽然我早年学习成绩出乎他们意料的好,但从没因学习受到他们的嘉奖。但是如果我不做家务,他们可能会破口大骂。
事情的后续是这样的:我没有被满足的部分,同样也无法去满足他人的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