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的边角有一枚硬币,我凑近捡起一看,是一枚一角的钢币。正面的中间是一个粗大的阿拉伯数字“1”。“1”的顶端有一组环形小的行书“中国人民银行”,下半部左边的拼音是“Yl”“JlA0”,右边是个汉字“角”。“1”的底部是四个小的阿拉伯数字“2014”。代表出版年份。背面正中是一兰花图形,上半圆边端是一组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ZHONGGU0RENMlNYlNHANG”。通过查阅得知,这是一枚2019年出版的钢质旧币。
看到这枚钢币,我想到了小时常听常唱的那首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人民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对着叔叔说:再见……”
那时,身上有个几分钱,可是能买东西的哦!可以买铅笔,3分一支;橡皮2分一块;5分能买个拼音本或练习簿。也可买烧饼:有4分一块咸的,5分一块甜的。油条3分钱一根,生鸡蛋也才5分钱一个。白糖冰棒3分钱一支,豆沙和奶油冰棒是5分钱一支;也可买牛皮筋,1分钱一根,2分钱3根,4分钱6根……做弹弓,打麻雀。不过现在可不能打了,麻雀可是受保护的了。
那时,城里烧火煮饭用的是煤炉,煤炉里烧的成品煤有经济煤(10Cm高,碗口粗细,中间有8个小硬币大小的孔)、鸭蛋煤(形状像乒乓球大小,不过,比乒乓球扁许多)还有散煤。家庭一般都用前两种,散煤差不多都是厂矿单位用的比较多。那时,人们买煤总是要到桥东,路北营业点买票。排队的人多。我们时常去那儿玩,总能捡到买煤人不小心掉落的硬币。每当捡到,总是高兴地喊:“我捡到了一分。”“我捡到了二分。”捡到硬币的我们要么买小糖。(一分钱能买一个硬糖,二分就能买个奶糖了。)要么买支铅笔什么的……
以前的一角是纸币,一角纸币又分为“枣红一角”“背绿一角”“背褐一角”。我们那时使用的是最后一种。
过去过年时,我们这些小孩在给亲戚长辈拜年时,才会给个1角或2角的压岁钱。所以,那时的我们都喜欢过年。有压岁钱,还能放鞭炮。不像现在不许放鞭炮。不许放鞭炮也有它的道理:不安全,还污染环境。只是缺少了年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角已逐步淡化出了百姓的视野。一分被一角替代,而一角又被一元替代……
现在看到这枚硬币,还是挺好奇的。再过过,它可能就成了历史了,或许是很难再见到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