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作为经济生活的必要技能,早已经渗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权衡收益,是流在骨子里的能力。学习也是早早地被打上投资的烙印。这也不一定是弊事(尽管我们深处于社会主义制度中),对于学习的投资,是为更好的生存。
把学习当做投资这事,早在千年前就成为了常态。多数古代儒生,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不只是知识的扩充,最重要是功名。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讲的也不过是功名利禄。当然,投资有风险,入圈需慎重。看看范进,这个举人多难。皮都是熬掉了一层又一层。终于熬成了举人,已经是半截入土的人了。老师曾对我说,学习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要说它快乐,就是把你十二年来的书卖掉换来的那个冰淇淋使人快乐。所以问我学习的投资还是消费,我一定会说,学习使我痛苦,消费使我快乐。
为何学习如此痛苦,这完全是来自于生活中种种无法被安抚的痛苦提早地浸透到学习中。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抱有一种信念,学习是为了活着,如果没有了在教室的十二年,却也不会死去。读书并非是活着的不二法门。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不再是珍惜物种。学习的收益就开始减小。也许是富贵险中求又或许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出国留学成为了新的投资模式。这是一种很冒险的投资,能为这种高风险,高投入买单的,除了我们慈爱的父母,真真是找不出别人了。
说到学习是为生活,为人父母或者无心学习者,在教育或者被教育时,通常会有这样一句话,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出任总经理,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看来,不仅仅是父母连学生也认识到,学习不仅痛苦,还是很复杂,复杂得痛苦。有人说学习,就是上一代人豁了命,下一代人碎了心,却能够给人无尽的希望。即使是在经济大萧条中,对于学习的投资只是不停上升的。在冥冥之中又对应了,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总结就是,生活的成功在于学业,学业的成功在于投资的力度和被投资人是否是匹好马。
生活的苦楚使人去哀叹,叹自己事业无成,叹自己学业无成。若是将学习当一份投资,回报是减轻生命中种种不可避免的苦楚。那么会不会多一份心血去经营自己的将来呢?
(本文提到的学习,主要是指学校中的学习)